详细>>
科普视频
科普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是不治之症?应该关注哪些指标?可以停药吗?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多久复查?对一个疾病的正确认识,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的首要条件。下面为大家科普一下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如果怀疑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尽早就医,医生会根据相关病情开据相关检查确诊,如:1.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2.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3.根据病情酌情进行超声、X线、CT、核磁等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能自愈吗?无法自愈。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情迁延反复,部分患者早期关节疼痛的症状时轻时重,会误以为能自愈,其实不然。类风湿关节炎如果不经正规治疗,病情会逐渐进展,有可能会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功能丧失。同时还有可能累及皮肤、心、肺、眼、神经、血液、肾等器官或系统,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所以一旦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一定要及早就诊,治疗越早,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越好。一经确诊,…
2024年3月14日是第19届“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今年的主题是“全民肾脏健康:推进公平的医疗服务和优化的药物治疗实践”。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且有年龄提前、年轻化的趋势。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引起我们格外重视。本文对慢性肾脏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以提高大家对慢性肾脏病的认知,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什么是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是指肾损伤持续大于3个月,肾损伤包括肾脏病理学异常或存在检测指标异常(如血、尿化验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是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持续大于3个月,伴或不伴肾损伤表现。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慢性肾脏病?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尿路梗阻、多囊肾、系统性红斑狼疮、肥胖、慢性乙型肝炎、滥用止痛药等;某些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天仙藤、马兜铃、泽泻、细辛等可造成肾损伤;某些重金属如铅、汞等可造成肾…
骨性关节炎好发于50岁及以上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能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目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认为与年龄增长和肥胖有关。也可能与关节的过量活动(如关节经常剧烈活动)、关节外伤、遗传、骨内高压、骨质疏松、代谢及内分泌异常有关。由于膝关节属于负重关节,且活动范围大,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占比更高。膝骨关节炎是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规治疗,可能拖累整个家庭,且因步态异常容易摔倒造成其他部位的骨折,进一步加重患者痛苦及家庭负担。治疗方法早期可给予运动疗法: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少长时间的膝关节高负荷运动。药物疗法:以口服镇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关节腔注射相关药物(玻璃酸钠等)。对于晚期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手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唯一能帮助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的办法。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外科矫形手术,通过手术去除患者膝关节增生的骨刺、磨损的软骨,然后安装上人工…
俗语称“十人九痔”,可见痔疮在人群中很普遍。据我国一项研究表明,痔疮的发病率大约为87.5%,成人及儿童均是该病的发生人群。生活中很多习惯都是其诱因,如劳累、久坐、久站、便秘、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等,而女性在妊娠期和肥胖时最易患痔疮,发病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近日,49岁的王女士由于便血、排便后肛门脱出物明显,不能自行还纳,到我院消化科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她已被痔疮困扰了十余年,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导致多次便血、排便后脱出。王女士本有心做手术,可想起痔疮手术后的痛苦,她犹豫了。医生通过和王女士充分沟通,最终决定采用内镜下内痔套扎术治疗。手术后24小时内有轻度肛门坠胀感,24小时后坠胀感会自行消失。术后王女士称排便后肛门脱出明显减轻,未再发生便血。专家介绍,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内痔的内镜下治疗也在临床广泛开展。内痔的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套扎治疗和硬化治疗。套扎治疗内镜下直视痔疮,通过套扎装置将内痔用橡皮圈套扎,使痔静脉缺血、无菌坏死,痔核脱落,痔疮消失,对脱出的外痔也起到回缩…
脑血管狭窄是指由于脑血管内部的斑块、钙化等物质沉积,导致脑血管内径变窄,从而影响了脑部正常的血液流通,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管狭窄的程度分级脑动脉管径狭窄小于50%,属于轻度狭窄;脑动脉管径狭窄在50%到75%之间,叫做中度狭窄;脑动脉管径狭窄在75%以上,叫做重度狭窄。脑血管狭窄会产生哪些症状呢?脑血管狭窄患者早期大多无症状,可偶尔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一过性视力障碍、说话含混不清、记忆力减退等。典型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症状:患者可出现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明、肢体麻木、肢体活动笨拙、眩晕、恶心、呕吐等,多在1—2小时内恢复。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症状: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眩晕、吞咽困难、言语含混、昏迷等。脑血管狭窄,是保守?还是手术?发现脑血管狭窄一定要放支架吗?究竟哪些患者需要放支架,而哪些患者保守药物治疗就可以呢?血管狭窄超过管径的75%时,需做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或在狭窄的血管内放置血管支架,以使管腔扩大,达到治疗的目的。以颈内动脉为例:1.颈动脉内膜剥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