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科普视频
科普文章
强降雨过后,伴随的高温高湿天气,发生肠道传染病和各类食源性疾病风险增加,市民朋友要注意食品安全,千万不可大意,做好“四要七不要”,严防“病从口入”。七不要01 水淹的食物——不要吃!被雨水淹泡过的食物容易被污水中的微生物污染,腐烂变质,食用后极易发生食物中毒。为了保证安全,遭到水淹的食品最好丢弃,不要食用。温馨提示特别要注意冰箱内的食物,若冰箱已遭雨水侵入,或曾经停电,食品最好丢弃不用。02 变质的食物——不要吃!霉变食物,有害健康。强降雨过后天气闷热潮湿,食物容易腐烂变质。米面如果储存不当也容易霉变。食用霉变的粮食会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常引起胃肠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偶有腹泻,而后出现体内各器官系统(肝、肾、神经、血液)的损害。温馨提示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内保存。剩菜剩饭一定要冷藏,但不要在冰箱中存放超过3天,下一餐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重复加热不能超过一次。饭菜尽量当日清,已经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要食用。03 死因不明的动物——不要吃!死因不明、来…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目前,我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基孔肯雅热如何传播?1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2 传播途径基孔肯雅热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人是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宿主。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潜伏期为1~12天,多为3~7天。3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地区在哪里?基孔肯雅热疫情曾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屿上发生,已在119 个国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2010年以来,我国曾报告来自东南亚、非洲、中亚等多个地区的输入病例,并在广东等地发生本地传播。临床症状有哪些?患者主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39…
当前我市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预防孩子智能和体格发育落后、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措施。仅仅需要宝宝的几滴足跟血就可以筛查出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及10种可防可治的氨基酸类、脂肪酸类和有机酸类代谢病。取少许足跟血制成血片,送达北京市耳聋基因筛查机构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药物敏感性个体、遗传性耳聋个体(包括因早期听力损失不明显而被听力筛查漏诊的遗传性耳聋个体),以及耳聋基因突变的携带者,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及时预警,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听力障碍及耳聋高危人群的检出率,减少耳聋的发生。为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的时间应在您的宝宝出生72小时并充分哺乳以后。注意以下情况:①常规血样采集时间要求:出生72小时且充分哺乳后进行。②未能按时采血的宝宝,必须补采足跟血。③如无法按预约时间返院采血,家长应协调好时间,尽早返院补采血。按时、尽早补采足跟血,是宝宝人生的"第一道安检",请家长不要忽视。足跟血结果的查询,可通过短信和网上查询的方式获得,住院期间我们会与您核对电话联…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是新生儿时期对先天性心脏病实施的专项检查。新生儿出生后6—72小时期间,采用简单易行、无创伤性的两项指标进行筛查,即心脏杂音听诊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筛查阳性者,应当及时转诊至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机构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应当及时接受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筛查技术的限制,少部分孩子可能出现筛查结果假阴性的情况(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筛查结果阴性),因此,建议所有筛查结果阴性者,除常规体检外,平时需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呼吸急促、紫绀、多汗、反复肺炎、体重不增加等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接受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