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科普视频
科普文章
01 什么是急性会厌炎?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的急危重症,主要累及会厌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会厌是位于舌根后方的“交通指挥员”,正常时保证空气和食物各行其道,但发炎肿胀后会堵塞气道,导致窒息。02 常见病因①感染:细菌(如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如流感病毒)感染是主因。②过敏:海鲜、药物、花粉等过敏原可引发会厌水肿。③外伤:鱼刺卡喉、烫伤、异物划伤等损伤会厌黏膜。④邻近器官炎症:扁桃体炎、咽炎等蔓延至会厌。03 典型症状①剧烈咽喉痛:吞咽时加剧,像“喉咙插刀”。②吞咽困难:连口水都难咽下,常流口水。③呼吸困难:吸气费力,伴有喘鸣音(类似“鸡鸣”),严重时窒息。④全身症状:发热、畏寒、乏力,儿童/老人症状更重。04 危险性发病急、进展快,数小时内可能窒息,死亡率较高。若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05 治疗原则①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②药物治疗:抗生素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消肿。③支持治疗:补液、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06 预防措施①避免辛辣、过烫食物,细嚼慢咽防异物卡喉。②过敏体质者远离过…
一提到眩晕,您就会想到耳石症。然而,有一种眩晕叫做前庭阵发症,您听说过吗?一些反复发作性眩晕,由于其发作时间很短(仅数秒钟),一天发作多次,发作间歇期无症状,临床评估困难,所以诊断无从下手。神经外科医师曾首先提出“血管压迫第八脑神经”的新概念,其机制类似三叉神经痛和偏侧面肌痉挛,使用神经血管解压术可获得良好疗效。由于这类眩晕多具有强烈的位置性成分,外科医师将其归属于“位置性眩晕”系列,但由于缺乏可靠的诊断标准和没有充分排除包括良性位置性眩晕等其他疾病而受到质疑。磁共振成像和尸体解剖研究显示,健康人群中有20%的个体存在血管与第八脑神经的无症状性接触。因此,即使放射学或外科手术发现有神经与血管接触,也不足以诊断其为神经血管压迫症。有学者报道了一组眩晕发作持续短暂、头位改变时加重、卡马西平治疗全部有效的病例,并将其命为周围性前庭性阵发症。位置改变对诱发此类眩晕发作的敏感度尚存在争议,因缺乏眼球震颤的完整资料,体位改变时的症状加重也不如三叉神经痛和一侧面肌痉挛那样具有神经血管压迫症的特征。前庭阵发…
“大夫大夫!病人叫不醒了!”某日凌晨三点,64岁的张先生被紧急推进抢救室。他嘴唇发紫、呼吸急促,呼之不应。经过快速精准检查,医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随即转入呼吸重症监护室。由于患者哮喘重度发作已经导致II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随时可能出现呼吸骤停,医生当机立断紧急为他进行气管插管,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多管齐下精准施治,予以开放静脉通路、抗炎、平喘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张先生病情趋于稳定。医生抓准时机予以拔出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张先生在医生的精心医治下转危为安。清醒过来后的张先生眼神里满是劫后余生的恍惚。医生趁机轻声追问起他的过往病情,张先生这才慢慢道出原委:“我平时身体还算过得去,就是间断咳嗽,尤其闻到油烟、粉尘这些气味时胸口会突然发紧,喘得厉害。但每次喷上平喘药很快就能缓解,我也就没当回事,更没去医院做过系统检查,真没想到这次会这么严重,差点就醒不过来了。”说这话时,他还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语气里满是懊悔。这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故事背后藏着很多人对哮喘的认知盲区。哮喘究竟是什么样疾病?为什么…
40岁的汪女士绝经2年来,被潮热、盗汗、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折磨得苦不堪言。四处求医不仅没缓解症状,皮肤松垮、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心慌心悸等问题又接踵而至,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北京怀柔医院妇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可专业治疗更年期相关问题,便第一时间前往我院就诊。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化验检查,我院妇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医生为汪女士制定了个体化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用药仅2周,她的潮热、出汗、烦躁、失眠就明显缓解;1个月后,之前的不适症状几乎全部消失,更让她欣喜的是,中断2年的月经也恢复了。喜极而泣的她紧紧抱着医生,连连道谢,感叹是专业治疗让她重获新生。汪女士的经历,正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通过规范治疗重获健康的生动写照。什么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女性是指在40岁之前出现闭经、月经稀发或频发等异常,间隔4周2次检测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大于25U/L,伴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时,诊断为POI,并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它与…
溺水,医学上称为淹溺,是指人体淹没于液体中时,因喉痉挛或呼吸障碍导致的窒息缺氧状态。溺水的病理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迅速:10秒内耳朵可能灌满水,30秒后水进入肺部,1分钟左右就可能失去意识。溺水导致的长时间低氧血症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缺氧时间和程度直接决定预后。科学急救打破误区,把握黄金救援时间在溺水急救中,最危险的不是无知,而是被错误经验误导。"倒挂控水法"就是流传最广的致命误区——这种将溺水者倒立、拍打背部的做法,不仅无法排出肺部积水,反而会延误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还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发窒息。现代医学已经明确:除非有明显的医学死亡证据,急救人员应立即现场实施心肺复苏,并在持续抢救下送医。正确急救步骤三个关键阶段水中救援阶段:未受过专业训练者切勿盲目下水。最有效的方式是向溺水者投掷救生圈、绳子或竹竿等漂浮物,同时大声呼救专业人员。若必须下水,需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双手托住其头部保持后仰,避免被慌乱中的溺水者攀附拖拽。岸上初步评估:将溺水者移至安全区域后,首先判断意识和呼吸。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