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医科普】腺样体肥大该不该切?什么时候切?
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属于淋巴组织,位于鼻腔后部,出生后即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器官,所以它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
所有的腺样体肥大都需要手术切除吗?
不一定哦!如果腺样体仅有轻度肥大,无明显的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或者仅在感冒时出现短期的呼吸道阻塞症状,用药治疗后可好转,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已经出现持续明显打鼾、张口呼吸甚至夜间憋气、憋醒等情况的宝宝则建议尽早手术。
怎么检查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一般通过口腔或鼻腔无法直接看到,需要行内镜检查,鼻咽侧位片或者CT检查辅助诊断。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
①鼻塞、流涕:感觉鼻子不通气,不能用鼻子正常呼吸,同时伴有流涕。
②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用嘴呼吸,嘴巴长时间张开,可伴有嘴唇干裂、口干、口臭。严重者导致睡眠憋气惊醒。
③听力障碍及耳鸣: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④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导致上颌骨变长,下颌后缩、硬腭高拱,牙列不齐突出、唇厚等特征。
⑤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夜间打鼾,夜间缺氧,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白天精神涣散,无法集中精神完成学习内容。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达3/4及以上或者肥大程度虽未达3/4,但是引起了耳部并发症如分泌性中耳炎,同时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患儿一般需要手术切除。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在内窥镜下使用低温等离子进行消融切除,不需要外部切口,手术创伤小,术后无明显疼痛。
总的来说,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可控的疾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家长们应关注孩子的睡眠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确保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