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科普视频
科普文章
手足口 &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对「表兄弟」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突发“发热、咽痛”就诊儿科门诊,经过口述病史,提供班级有“手足口”发病孩子接触史,后直接提问“大夫,我们这是手足口吗?”到底“手足口”与“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区别?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5岁以下的孩子是高发人群。它们是一对「表兄弟」,都是出自同一个家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肠道病毒。注意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01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在发现孩子手脚长水泡后更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重症表现。02 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咽痛明显,吃东西哭闹难受;手足口咽痛症状比较轻,有的甚至没有咽痛症状。03 疱疹性咽峡炎来得更凶猛,会让家长慌了阵脚,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要更容易危及生命。04 疱疹咽峡炎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手足口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孩子有以下5种情况建议去医院就医01 宝宝持续高热出现持续高热,温度达39℃…
因年龄段的不同,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牙齿萌出发育也存在不同,所以每个年龄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01.婴儿期(0-1岁)正常情况我们从乳牙萌出开始就应该做一些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这一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来完成。那么对于刚刚乳牙萌出的婴儿来说应当怎么清理口腔卫生呢?一般我们建议父母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或者用指套牙刷轻轻清洁牙面和按摩牙龈组织,这一过程应每日一次。02.幼儿期(1-3岁)这一年龄段避免致龋菌早期定植是预防婴幼儿龋齿的关键,这个阶段提倡开始刷牙去除牙菌斑,当孩子3岁左右,可以自主漱口时,开始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刷牙使用豌豆大小。大部分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然后自己刷牙,但是单靠自己刷牙不能去除菌斑,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进行简单的刷牙,但这一过程主要还靠父母完成。03.学龄前期(3-6岁)孩子在这一年龄正处于刷牙能力显著提高的阶段,但父母仍是口腔卫生保健的主要维护者,此时家长必须继续帮助孩子刷牙。此外,这个年龄,建议家长可以开始为孩子使用牙线,在乳磨牙邻面接触为面与面的接触,使用牙线清洁解除区域的菌斑十分…
近日,有许多家长焦灼地抱着孩子到儿科门诊求助:孩子莫名其妙发起了高烧,有“嗓子痛”,伴随着饮食欠佳表现。还有部分家长直接口述“班主任老师说有小朋友因发热请假了”。经化验及查体,医生诊断,这些孩子都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NO.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该病传染性较强,有自限性,全身和咽部症状体征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该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直接接触、粪-口传播。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带有病毒的飞沫,如果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 直接接触:通过直接接触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人的口腔分泌物或皮肤疱疹,例如触摸患者的口腔、嘴唇或面部后再接触自己的眼睛、口鼻等。✔ 粪-口传播:某些病毒类型(如肠道病毒71型)可以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体、食物或水源,进而传播给他人。这种传播途径尤其在儿童之间较为常见,因为他们在卫生习惯方面可能较为不成熟。易感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可能患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儿童口腔健康及牙齿咬合对于功能及颜值的重要性。但很多家长由于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对错颌畸形的认识非常有限,不知道牙齿畸形需要早期矫正,错失了矫正黄金时机。如何预防牙齿畸形,让孩子拥有一副健康、整齐的牙齿呢?什么情况下孩子要做早期矫正?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些问题,解决家长们的烦恼!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牙齿畸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牙颌面的发育,造成严重的面部发育畸形,如果等到全部牙齿替换完后才开始牙齿矫正,那么多数孩子将会错过生长发育高峰期。 因生长发育趋于缓慢,错失了早期矫正的最佳时机,牙颌畸形持续发展,不仅给以后的正畸治疗增加难度,甚至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骨性错颌。一、什么是儿童早期矫正?儿童早期矫正指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针对其病因并利用生长发育优势,对已经和可能将要表现出的牙颌颅面畸形,进行引导、预防和阻断治疗。早期矫正的目标是维护和创建口颌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环境,促进儿童牙、颌、面、肌肉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二、孩子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早期矫正?1.不良口腔习惯…
癫痫患者的病情深深地牵连着每一个家庭的“敏感神经”,关爱癫痫患者已成为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们就救治癫痫患者的一些常识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到身边有此类患者的朋友们。120怀柔急救分中心温馨提示大家:癫痫发作(抽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我们应该熟知正确的急救方法。1.尝试呼唤患者,并就近安置患者躺在安全的地上,防止摔倒、碰伤,避免周围物体碰撞砸伤。2.患者头下放置软物防止头颈部受伤。3.将患者头向一侧偏,避免口腔分泌物流入呼吸道导致呛咳、窒息。4.迅速解开患者领结、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身上危险物品,如假牙、打火机、眼镜等。5.切记不要强行掰动患者肢体,以免骨折;不要将手指放入患者口中,以免咬伤;不要掐人中、强行撬牙灌药、针刺等。6.仔细记录发作的过程及具体表现,以便向医护人员告知病情过程。7.必要时请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