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医科普】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不用慌!专家共识带你读懂健康密码
青春期月经初潮,是女孩成长的重要里程碑,但随之而来的异常子宫出血,却成为困扰众多家庭的健康难题 。2024年7月,我国首个《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相关问题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为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AUB-A)的诊疗提供了权威指引。本文结合这份最新共识,用通俗语言解读核心内容,帮助家长与青春期女孩科学应对月经异常。
01 明确概念:哪些情况属于“异常出血”
很多家长认为“初潮后月经不规律很正常”,却不知部分情况已属于病理范畴 。《共识》首先明确了青春期及AUB - A的定义,为判断“正常”与“异常”划清界限。
※青春期界定:世界卫生组织明确青春期为10 - 19岁,此阶段女孩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HPO轴)逐步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从紊乱走向规律。
※AUB - A定义:指青春期女性非妊娠状态下,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出血量、经期长度中,任意一项与正常月经不符,且出血源自子宫腔的情况。简单来说,只要月经在“周期、时长、经量”任一维度出现明显异常,就需警惕。
《共识》特别强调,初潮后1年内,因HPO轴未完全成熟,月经不规律多为生理性;但初潮1年后,若仍频繁出现异常,或初潮2年后周期仍无法稳定在21-35天,就需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02 理清分类:异常出血的“两大归因”
想要科学应对AUB - A,首先要明确病因 。《共识》将其分为“病因分类”与“出血模式分类”,清晰梳理了异常出血的核心诱因。
(一)病因分类:功能性与器质性均需警惕
①排卵功能障碍(AUB-O):占比最高,约95%由HPO轴不成熟引发。青春期女孩卵巢无法规律排卵,导致孕激素缺乏,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作用下过度增生,最终突破性出血,表现为经量时多时少、周期紊乱。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功能障碍(如过度节食、剧烈运动、精神压力大)也会引发AUB-O。
②出血性疾病(AUB-C):易被忽视却风险极高。这类疾病因血管、血小板、凝血机制异常导致出血,在青春期月经过多患者中,AUB-C占比达21%-46%。若女孩同时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伤口止血慢等症状,需立即排查。
③其他病因:还包括子宫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生殖道感染、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疾病)及医源性因素(如不当使用激素类药物),虽占比较低,但也需通过检查逐一排除。
青春期AUB的病因分类
(二)出血模式分类:6种异常信号要牢记
《共识》将异常出血模式分为6类,家长与女孩可对照自查:
①无月经:包括原发性闭经(14岁无第二性征发育或16岁有第二性征但无月经)、继发性闭经(月经建立后停止6个月以上)。
②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毫无规律,时长波动远超正常范围。
③月经过多:经量显著增多,如2小时需换卫生巾、夜间频繁更换、有一元硬币大小血块等。
④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之间出现点滴出血或少量出血。
⑤经期延长:经期持续超过7天,淋漓不尽。
⑥突破性出血:服用激素类药物期间,非经期出现的异常出血。
青春期AUB根据出血模式的病因分类
03 科学评估:两步判断出血严重程度
面对异常出血,家长常因不知如何判断紧急程度而慌乱。《共识》给出“急慢性”与“严重程度”两步评估法,帮助快速决策 。
(一)急慢性评估:区分“紧急处理”与“规范诊疗”
①慢性AUB:近6个月内至少3次异常出血,无生命危险,但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避免病情拖延。
②急性AUB:出现严重大出血,需立即紧急处理,否则可能因失血过多危及健康。判断关键看是否有血流动力学异常,如心动过速、低血压、头晕乏力加重等,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送医。
(二)严重程度评估:4个指标快速识别
①经量:2小时内必须更换卫生巾/棉条、1个周期用超21片卫生用品、夜间需起身更换,满足任一条件即提示经量过多。
②血块:排出大于一元硬币大小的血块。
③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体力下降等贫血表现。
④评分:用“月经失血图”评估,总分≥100分可确诊月经过多。
04 诊疗指南:从止血到长期管理的全流程
《共识》针对AUB-A的诊疗,提出“紧急处理---病因治疗---长期管理”的完整路径,为临床诊疗提供明确方向。
(一)急性大出血:先止血,再查因
急性AUB的核心是快速止血,防止失血过多。
《共识》推荐首选药物治疗:
※短效口服避孕药:适用于无禁忌证的女孩,能快速调节激素水平,实现止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足量、规范服用。
※孕激素:针对无排卵性AUB,通过补充孕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规律脱落,达到止血目的。
※手术治疗:仅用于药物止血失败的难治性病例,如宫腔镜下处理器质性病变,青春期女孩需严格把控手术适应证。
在止血的同时,需同步完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及超声检查,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二)慢性AUB:精准治疗,长期管理
①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制定方案。如AUB - C患者需联合血液科治疗凝血问题;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服用药物调节甲状腺功能;生殖道感染者需抗感染治疗。
②周期调节:止血后需通过药物帮助建立规律月经周期。常用方案包括孕激素后半周期治疗(适用于无贫血的AUB - O患者)、短效口服避孕药(适用于需长期管理或有避孕需求的女孩)。
③长期随访:AUB - O患者HPO轴成熟需时间,AUB - C患者凝血问题需持续监测,因此需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避免复发。
05 关键提醒:家长与女孩必知的内容
①切勿忽视“小症状”: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可能与AUB - C相关;过度节食、熬夜、精神压力大易诱发AUB-O,出现这些情况需及时干预。
②就医准备要充分:就诊时需携带月经记录(周期、经期、经量变化)、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判断病情。
③拒绝“偏方”,规范治疗:部分家长轻信偏方延误治疗,AUB-A诊疗需严格遵循《共识》指引,在正规医院妇科内分泌科规范治疗。
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家长与女孩掌握《共识》核心内容,及时识别异常信号,科学就医治疗,就能帮助女孩平稳度过青春期,守护经期健康 。
专家介绍
裴友娟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生殖内分泌专业,博士研究生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师从国内外著名妇科内分泌专家、“中国卵巢组织冷冻第一人”阮祥燕教授。专注妇科内分泌及生殖医学领域12年,兼具扎实的科研功底与丰富临床经验。
专业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闭经、卵巢早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生育力保护、不孕不育等。
学术成就: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聚焦PCOS机制研究、治疗与临床转化,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6篇,SCI2篇)。参编著作2部。2024年于国际绝经学会(IMS)大会作口头交流报告,2025年欧洲男女更年期协会(EMAS)投稿摘要2篇并进行壁报交流。
社会任职:欧洲生殖与避孕协会委员会委员、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中国妇科内分泌分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育力保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生殖与生育分会专家委员。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北京怀柔医院新门诊楼妇产科2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