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科研动态
继续教育
培训平台
教学活动
教学动态
制度文件
伦理委员会
下载专区
教学
伦理
学生管理
科研
各教研室:为深入推进首都医科大学师资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首都医科大学现启动2025年学校师资培训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申报要求:1.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紧密贴合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以切实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地实施为导向。核心目标在于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以及专业实践技能。在此过程中,重点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数智化理念与应用能力,致力于全面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同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医学教育领域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卓越师资力量。2. 培训类别校级培训:鼓励各学院、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科和优秀师资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面向全首医范围的师资培训活动。在培训举办前,请及时通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教发中心”)。教发中心将通过教发平台,面向首医系统全体教师发布培训通知,确保培训信息广泛传播,吸引更多教师参与。院级培训:各学院、医院应结合本院…
各教研室:为了提高我院临床见习带教教学质量,提高临床教学同质性,科教科特组织临床见习带教系列培训,具体安排如下:一、培训时间、地点、内容日期 时间 培训内容 地点 授课教师 3月4日 周二14:00PM规范化临床见习带教教学楼四教室首医督导专家 余婷 教授 待定临床见习带教示范住院楼十三层呼吸科呼吸科 马秀红 主任二、参加人员:1. 各教研室/组教学干事;2.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即本学期所有见习带教老师;3. 拟参与临床见习带教教师。北京怀柔医院科教科2025.2.26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时间:2025年2月18日(周二) 14:00—15:30地点:教学楼第四教室二、参会人员:怀柔医院:教学主任、干事、督导组专家社区医院:教学院长、教学负责人教研室 教研组 主 任 教学干事 督导专家 教研室 教研组 主任/社区教学院长 教学干事 督导专家 内科 内科 田 勇王晓燕外科 外科黄立军王艳东心内 任进平杨再鑫、高雅普外1谭社荣田雨顺呼吸 马秀红白洋、王瑜君普外2胡志朝刘航消化 梁文燕王瑞霞骨科徐伟于波神内 李召晨刘建红泌尿毕金文薛志刚内分泌 田勇张楠胸外白忠义刘雅琳肾内 王华敏施磊SICU魏向颖郭霂星风湿免疫 魏靖\麻醉罗树军谷美龄感染疾病 田占红李新如神外黄立军宋立新血液/全科 陈妮娜随冬侠检验 检验马丽杨曦妇产 妇产 魏晓丽董红霞、徐雪平、吕春秀康复 康复吴秋霞张倩文儿科 儿科付迎新李学勤、彭薇医德 医德彭玉霞陈威急救 急诊 巨名飞张宝健五官 眼科张海峰白静怡120 于庆艳孙宝阳口腔刘桂红勾静雪中医 中医 宋春侠周小棠耳鼻喉刘士辉刘金萍影像 影像 蔡成仕 彭玉荣武姣彦、段然护理 护理胡小菲 刘丽 何丽颖 曹 洁 陈赛仙 柳建方…
为加强我院在院学生、学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培养应对突发火灾的应变能力,熟悉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提高应急疏散、紧急避险和自救自护能力,有效保障师生在院安全,11月28日下午,北京怀柔医院举办2024年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疏散演练培训,全体在院学生、3+2学员参加。培训开始前,科教科科长孟凡荣强调本次消防安全培训是医院年度安全工作的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培训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指出工作和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个人和单位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希望每一位师生都要高度重视安全,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防患于未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培训中,安保科科长刘小申首先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和第一百三十九条,强调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地报告事故情况至关重要,任何隐瞒不报或谎报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然后讲解…
各科室:为不断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学校2025年继续通过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共同开展学生科研训练活动,具体要求如下:一、项目内容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主要资助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使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设计实施方案,科研创新项目可以是实验研究、产品研发、发明创造、调查研究等。项目要具有创新性、可行性,不能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重复,要有新思维、新探索,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鼓励开展跨学科、体现学科交叉的项目。二、项目周期项目实施周期为一年。三、人员要求项目指导教师要求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参与本科生教学,教龄3年(含)。每个项目原则上一个指导教师;跨学科的实验项目,根据需要可以2名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参加学生原则上为我校全日制二年级(含)以上本科学生,要具有与研究项目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有余力,每名学生参加一个项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