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北方11月至次年3月多发),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2流感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3哪部分人群易感?
人群普遍易感。
4哪些是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1)年龄<5 岁的儿童;(2)年龄≥65 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4)肥胖者[体重指数大于30];(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5流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 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
6预防流感的措施?
(1)勤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及时擦干;
(2)保持环境通风、干净和整洁;
(3)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掩住口、鼻;
(4)发现不适、发烧或其他流感症状时尽快就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5)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6)建议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7得了流感怎么办?
在流感高发季节,出现疑似流感症状,及时到附近发热门诊就医。
下一篇: 什么是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