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健康课堂】我家有个小胖子该怎么办?谈青少年肥胖

作者:杨宇 来源:内分泌科
字号: + - 14

主持人:随着居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帮助青少年茁壮成长,已经成了社会和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早在2001年我国就设定了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通过这一行动,让学生和家长们了解正确的饮食营养观念,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让营养意识和健康行为代代传递。今天我们演播室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北京怀柔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同时作为营养医师的杨大夫来作客我们的访谈,就有关方面的话题与大家在一起交流,欢迎杨大夫!也非常欢迎大家参与我们的节目,首先我们请杨大夫给大家打个招呼。

杨大夫: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北京怀柔医院的杨宇,我是一名内分泌科的医生,同时也是一名营养医师。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在一起探讨青少年营养方面的话题。

主持人:杨大夫,首先请您给听众们介绍一下关于“中国学生营养日”吧?

杨大夫:好的。1989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1991年至2000年十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这一计划命名为“护苗系统工程”,其中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普及营养知识。

主持人:谢谢您的细致介绍,我们现在了解到“中国学生营养日”是“护苗系统工程”,是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近十年的学生营养工作计划。那么不知道目前我们国家学生营养的现状如何?您是否可以给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

杨大夫:我们国家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这是有目共睹的情况,从国家到家庭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健康,这也是发展的大方向。这些都说明我们国家的强大,居民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其实我们的家庭急需的是营养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可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我国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还需要家庭、国家等多方面的努力。据统计我国20岁以下人群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6—29%。城市中小学学生一日三餐普遍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过于丰盛。我国11岁—14岁的青少年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人矮2—3厘米,主要原因是我国青少年膳食不平衡,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而营养不良。据统计,西部地区儿童营养不良较东部严重,身高体重不达标的比例为20%,生长迟缓的比例则高达30%,直接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01年中小学生肥胖率北京高达15%——17%,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肥胖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中小学生体育锻炼量不够,以致2000年学生体能素质指标比1995年下降。2021年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也就是说100个孩子里有20个孩子属于超重和肥胖的状态。

主持人:听了杨大夫的讲解,我们了解了目前我国学生的营养状况,也知道了青少年的早餐营养状况有待改进,均衡的膳食,充足的微量元素需要落实到孩子们的餐桌上。相反,晚餐吃得过于丰盛,高热量食物吃得过多,身体锻炼又不足。这样就导致了很多青少年的健康出现问题。您说到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每100个青少年里就有20个属于超重和肥胖的状态。这点我的感受太明显了,身边的家人朋友很多都苦恼于如何帮助孩子控制体重。也经常看到青少年肥胖引发各种疾病,甚至老年病的发生。各种青少年减重训练营、夏令营等等的社会性减重项目和方式应运而生。这些都说明了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杨大夫请您给听众们讲解一下,怎样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超重或者肥胖呢?

杨大夫: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问题确实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作为一名医生和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我的病人和朋友也会时常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们家的小胖子该怎么办?我的回答通常是首先要会判断自己家的孩子属于超重还是肥胖,这个年龄的孩子标准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阅中国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表格。表格分为男孩和女孩,在不同的年龄,对应不同的身高和体重值,看看自己家的孩子身高体重是否在对应值的范围内,如果正好在范围内,就说明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正常,如果高于对应的体重范围,就说明孩子体重超标了,低于对应的体重范围,说明孩子偏瘦。然后再进行第二步判断:孩子的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20%为超重,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4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通过这样的判断,家长就会知道自己的孩子的标准体重是多少,现在孩子的实际体重跟标准体重相差的距离有多大。 

其实,由于很多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和正确的方式方法,学生片面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逐年升高。而这样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定时炸弹”,同时肥胖会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且多数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会延续至成年。

主持人:感谢杨大夫给我们讲解了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者肥胖的具体方法,也了解到肥胖的危害会延续到成年。也听完杨大夫的讲解,相信听众们一定想知道,我们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超重肥胖这条路的。请杨大夫为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原因吧。 

杨大夫:好的。其实超重肥胖首先有一部分遗传因素存在,这样的因素我们不能忽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遗传因素只是导致孩子超重肥胖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已。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改变的部分还有很大空间。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还有三个必须要提及。第一点是家庭饮食模式。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良的家庭生活方式是导致儿童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在家庭里培养形成的,父母及祖辈的态度、喂养行为及家庭饮食运动模式都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儿童饮食习惯与父母高脂饮食具有明显正向关联,这归结为父母的榜样效应,以及其他共享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影响。在中国的城市地区,超过一半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现今许多幼小儿童的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在这些独生子女家
庭中,孩子受到来自父母和祖辈过度的关注。受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和祖辈喜欢使用食物来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家长为儿童所选食物在数量和结构欠合理,祖辈为儿童选择的食物量和肉食过
多。另有研究显示,在所有超重的儿童家庭中,80.6%的父亲和76.3%的母亲认为孩子的体重合适,并有32.2%的祖辈家长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象征。正因如此,父母和祖辈往往对孩子饮食量估计过高,从而导致过度喂养和过食。研究还发现,外界因素决定食物的摄入,例如父母亲对孩子进食食物量的控制或者通过食物奖励或惩罚的方式来控制自己不希望的行为,都会削弱要幼儿试图自主控制饥饿感和饱感的内部信号的能力。学龄前儿童缺乏足够的自主控制食物摄入的能力,家长就可能不自觉地过度喂养。过度喂养和过食可能是导致儿童肥胖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点是家庭运动模式。体力活动少也是儿童肥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学龄儿童学业负担重、学龄前儿童活动场地受限以及家长对儿童生活环境缺乏安全感、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等因素导致了儿童体力活动的减少。中国的都市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父母们开始选择一种下班后就“宅”在家里不出门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体重正常的父母,肥胖的父母较少参加体力活动,存在高脂饮食习惯。而这些环境因素存在家庭聚集性。儿童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同样存在家庭聚集性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大量的研究已证实,看电视、使用计算机和玩电子游戏等“屏幕时间”过长与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不仅减少了儿童进行体力活动的机会,而且电视上大量的食品广告还会给儿童带来食物选择上的不良倾向。年轻父母“宅”在家里不爱出门的生活方式也会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第三点是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也导致了我国持续的儿童肥胖的流行。我国近年来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的道路建设等也大大减少了人们的体力活动,同时儿童运动也减少了。食品工业通过给市场供应大容量包装的高热量、高能量密度的食品,将广告的目标人群瞄准儿童这些方式来进行市场推广,而这些在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快餐店的迅速扩增和高脂肪、高糖零食贩卖机的日益增加使得儿童得到这些食品的途径增加了。一系列研究都关注于儿童的食物营销对儿童的影响。食物营销对于儿童的选择、购买、消费行为都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独立于其他儿童肥胖相关因素以外。造成了儿童对于食物品牌和类别水平的印象。虽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然而,这值得我们警惕其潜在影响以及后续效应。 

主持人:杨大夫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导致儿童超重肥胖的四个原因,遗传因素、家庭饮食模式、家庭运动模式和环境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我们不能忽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遗传因素只是导致孩子超重肥胖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已。家庭饮食模式中过度喂养和过食可能是导致儿童肥胖最重要的原因。家庭运动模式中父母“宅”在家里不爱出门的生活方式也会极大地影响着孩子们。许多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也导致了我国持续的儿童肥胖的流行。相信听众们都已经了解了这些导致孩子超重肥胖的原因,很多家长非常担心孩子们的超重肥胖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发生。请您给大家讲解一下。 

杨大夫:好的,前面提到过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和心理状态改变等情况。下面我来具体讲解超重肥胖对孩子的影响。

首先说说肥胖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脂肪组织堆积于腹部或膈肌,使肺容量降低,严重时导致缺氧。另外,脂肪组织代谢活跃,需要供给更多的氧气,进一步加重肺部负担,若肥胖儿童再参加体育运动,会使肺部不堪重负。若脂肪组织堆积在颈部皮下,可在睡眠期间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从而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导致呼吸暂停,严重影响儿童睡眠质量。肥胖可以使体内的炎性因子增加,增强机体的炎症反应。因此超重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高于非
超重儿童,哮喘并发肥胖的儿童比单纯哮喘儿童的症状更严重。肥胖儿童多伴有维生素D缺乏,而体内维生素D水平会加重哮喘严重程度。肥胖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的患病率增加有关。另外,体质指数越大,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越高。

第二,我们来看看肥胖对儿童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肥胖儿童因脂肪细胞增多,心脏的负担越大,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肥胖儿童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发病率升高。

第三,肥胖对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胰岛素是体内三大物质代谢的关键激素,其水平与脂肪细胞大小和个体肥胖有关。在肥胖儿童体内,要维持机体基础血糖及进食后血糖的稳定,胰岛素β细胞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长期的胰岛素过渡分泌会使胰岛素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β细胞易劳损甚至衰竭,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发生。瘦素是一种已知可调节能量稳态和免疫功能的多效激素,能降低食欲。但是,肥胖儿童食欲并未下降,是因为肥胖儿童体内存在瘦素抵抗,使内源性瘦素未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学功能。这就导致肥胖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肥胖儿童及青少年还可能患上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肾脏疾病及高血压等。

第四, 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生长激素水平降低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有研究证实,肥胖儿童血清生长激素自发的分泌及释放减少,且肥胖越严重,
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越低。肥胖也会导致儿童青春期发育障碍,体质指数增高可使青春期提早发生并加速青春期的进展。体质指数增高的女性儿童的月经初潮年龄、乳房发育年龄时间相对提前,而在男性儿童中的作用目前尚不确定,肥胖可能会引起男童青春期发动时相推迟,或出现轻度性功能降低。青春期发育提前会给儿童带来更多的疾病,已知的如月经初潮早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越早,患乳腺癌的风险越高;青春期发动提前及初潮年龄提早还会增加患多毛综合征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

第五,肥胖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显示,肥胖患儿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肥胖儿童较正常体质量儿童的免疫力低,更易患感染性疾病。

第六,肥胖对儿童心理状态的影响。儿童肥胖不仅可造成机体一些器官的功能性损伤,使活动能力和体质水平下降,还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或行为偏离,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超重、肥胖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躯体自信较低,存在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障碍。因为外形原因被其他孩子嘲笑的肥胖儿童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而引起抑郁,并更易出现不良行为。超重、肥胖儿童的执行能力要低于正常体质量儿童,肥胖儿童可能存在执行能力缺陷。 

主持人:感谢扬大夫为听众们讲解超重肥胖对儿童及青少年从身体到心理上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疾病。大家现在非常想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们控制好体重,请您给听众们介绍一下。 

杨大夫:说到帮助孩子们控制好体重,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现在我重点介绍的是在家庭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如何做能帮助到孩子。在2016年版的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中,多位专家给出建议:严格控制零食摄入,尤其是含糖类较高的零食以及碳酸饮料;应控制碳水化合物中高血糖指数食物的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青少年肥胖与血B 族维生素、维生素D、锌、硒和铁水平有关,需要充足补充。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给出了五条关键建议: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2.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5.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这些建议有些很好理解,有些大家可能感觉比较抽象和专业,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做的三餐合理,科学搭配,孩子所需要的营养素充足呢?其实就是为孩子们做好一日三餐,尤其是营养早餐。

按照我国学生每目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则,尽可能使营养早餐达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营养早餐应由粥面类、面点类、冷菜类等三部分组成,早餐中有适量的优质蛋白质类的食物,在餐后加一份瓜果补充维生素。

首先让我们弄明白优质蛋白质类包括哪些食物,他们是肉、蛋、奶和大豆及其制品。主食方面做到“五谷搭配、粗细搭配”很重要。也就是说主食不能光是精白米和精白面,更不应该是简单糖含量很高的甜面包、点心、饼干等。我们可以尝试在白米中加人适量的杂粮、全谷物、杂豆等食材,熬成粥,或者制作成五谷米糊。还可以在白面中加人适量的杂粮面制作杂面馒头、面条、面片等食物。选择蔬菜水果的品种多样化,适合孩子胃口的量即可。学生营养早餐的种类,最好在6-10种甚至更多的种类(不包括汤菜料、葱姜蒜调味料)。

值得注意的是,从营养上来分析,水果果皮中的类黄酮含量远高于果肉中的,比如最常见的苹果。另外,苹果果皮的纤维素含量是果肉的2~3倍。丢掉果皮,意味着丢失大量类黄酮和不少纤维素。然而,根据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人的建议:吃水果要削皮。不光是果皮上的农药残留问题,还有苹果皮上的蜡:天然果蜡、食用蜡和工业蜡。对于天然果蜡可放心,食用蜡对身体伤害也比较小,工业蜡则含汞、铅,危害人体健康,对这种水果需要削皮。 

主持人:原来,一顿适合孩子的营养早餐没有那么简单。我们身边的学生通常早餐是白粥、包子和咸菜。或者是甜豆浆搭配油条。这样的早餐真的不科学、不营养。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因为不够营养,搭配不够合理导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到学习。真心呼吁各位听众,给孩子们提供一顿健康的营养早餐吧。营养早餐我们知道如何改进了,那么午餐和晚餐又该如何安排呢?请您继续给听众朋友们做个介绍吧。 

杨大夫:午餐的营养素设计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5~40%。营养午餐的食材,应包括各种主食类、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肉禽蛋类等三类食物,重视菜谱色、香、味、形、质的合理搭配。要善于做些价廉物美又营养丰富的菜肴,如豆制品、猪肝、海带、胡萝卜等食物。适合低盐的烹饪方法,最好可以做到盐和油量的控制。另外多选择含有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烹饪油,比如橄榄油、茶树油、核桃油等等。

营养晚餐营养素的设计量30%,对于控制体重的孩子,可以减少食物的总热量,各种营养素的设计量应以补充有益于促进生长发育的营养素多一些。营养晚餐的食物应同样包括各种主食类、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禽蛋奶类等三大类食物。

我们注意:孩子每天食用的食材种类尽量可以达到12种,每周可以达到24种。这样的饮食搭配对于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更加有利。 

主持人:听了您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家长们需要积极地去学习营养知识,给孩子提供科学营养的一日三餐。同时孩子们也要了解正确的饮食营养观念,纠正偏食、少动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最后再次感谢杨大夫作客我们的节目,也非常感谢收音机前的您收听我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