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多学科联手,攻坚克难!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救治高龄复杂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危重患者

作者:丁小明、张文龙 来源:神经外科
字号: + - 14

  近日,一名74岁高龄男性患者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左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被紧急送至北京怀柔医院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其右侧颞叶大面积脑出血,出血量高达70ml,生命危在旦夕。病情就是命令!我院神经外科中心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展开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病情凶险复杂

高龄挑战叠加

  患者入院时已意识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严重受限。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脑出血,更是一场由隐藏的“血管炸弹”——脑动静脉畸形(AVM) 破裂引发的灾难。更棘手的是,患者年事已高,发病前已存在认知障碍,且后续检查发现,他还合并有多发的头颈部血管严重狭窄(包括颈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盗血综合征。这意味着患者的大脑不仅遭受着出血的打击,还长期处于“缺血”的威胁之下,病情极其复杂危重,对地区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提出了极致挑战。

精准评估、果断决策

高难度手术根除病灶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血肿的压迫持续损伤着大脑神经。我院神经外科宋立新介入团队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DSA),充分了解动静脉畸形的构造,明确了其由大脑中动脉多个分支供血,经粗大静脉向颞底引流。在快速精准掌握病情后,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丁小明与宋立新副主任医师主刀,为患者实施了紧急开颅手术。

  手术团队面临着巨大挑战:巨大血肿的挤压导致脑压非常高,必须先减压,否则难以做到最好的脑保护。丁小明副主任一边介绍手术策略,一边在安全区域释放了部分血肿,随着脑压的下降,手术开始进入可控的范围。“我们要把急诊手术做到择期手术的精度,为患者争取最好的预后”,随后他向团队讲解国际上最权威的Lawton和Ali Krisht教授对于动静脉畸形的构造认识和手术策略,在此指导下随着发红怒张的引流静脉变为蓝色塌陷,宣告了畸形血管团的彻底切除。此例知与行完美合一的成功手术,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显微手术领域已达到先进水平。

微信图片_2025-08-21_132807_836.jpg

多学科协作(MDT)保驾护航

精准调控化险为夷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SICU)严密监护。如同预判,高龄及本身脑功能基础较差的患者出现了术后谵妄、偏瘫恢复慢等情况。神经外科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MDT),邀请神经内科主任李召晨,副主任葛建亮、刘建红共同讨论。专家们抽丝剥茧,认为其在全身多发血管狭窄的基础上,术后可能存在脑灌注不足。治疗团队没有简单地进行镇静处理,而是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在严密监测下,适当提升患者血压,以增加脑灌注压。这一精准的调控立竿见影,患者脑血流得到改善,精神症状随之逐渐缓解,偏瘫逐渐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北京怀柔医院强大的多学科协作(MDT)能力和综合管理实力。

介入收官,重塑供血

实现全面康复

  待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后,治疗并未结束。针对其存在的右侧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及椎动脉盗血这一导致脑缺血的根本问题之一,神经外科宋立新介入团队再次为患者成功实施了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再次感受到了年轻时才有的眼明心亮。术后造影显示,狭窄被成功解除,盗血现象消失,颅内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为患者长期的脑部供血提供了坚实保障。这标志着我院对患者从急性期救命到远期康复管理的“一站式”闭环治疗取得了圆满成功。

  知名专家点评:

  “此次对高龄、高危、高难度病例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技术实力与担当。从急诊到手术室,从SICU到普通病房,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影像科、SICU等多学科紧密无间协作,形成了高效、专业救治体系。我们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更通过精准个体化策略和完整的治疗闭环,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其神经功能恢复,为京北地区的百姓提供了坚实可靠医疗保障。”神经外科学科主任黄立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