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共筑精准诊疗新生态——首届怀柔区慢性肺动脉高压沙龙圆满落幕
“以协作之力,点亮肺动脉高压诊疗的星火”
北京怀柔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联合举办的 “首届怀柔区慢性肺动脉高压沙龙暨北京朝阳医院北京怀柔医院两院一科交流会”于6月30日成功举办。会议由北京怀柔医院副院长冯晓凯主持。
本次活动汇聚两院专家团队,聚焦“精准分型-金标准诊断-介入治疗”全链条技术突破,为怀柔区肺动脉高压诊疗网络的规范化建设奠定里程碑式基础。
01 高层引领:擘画区域协作新蓝图
冯晓凯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介入医学科的技术支持,是提升北京怀柔医院肺动脉高压患者诊疗的核心路径,能够促进我院构建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断-治疗-随访”的区域闭环。本次沙龙是两院深度协作的里程碑,未来将持续推动肺动脉高压的诊疗协作。
02 技术突破:聚焦前沿诊疗实战
北京朝阳医院介入医学科王剑锋主任系统展示肺动脉球囊成形术(BPA)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中的应用,对于无法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或术后残余的CTEPH患者,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闭塞的远端肺动脉, 改善肺血流灌注,降低肺血管阻力(PVR)和肺动脉压力(mPAP)。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如呼吸困难)、活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北京怀柔医院血管外科贾翰斌解析机械血栓减容术的适应证选择,结合案例强调“时间窗内干预可使患者获益最大化”。机械血栓减容术适用于急性中高危/高危肺栓塞患者(尤其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强调发病14天内干预为黄金时间窗。若延迟至血栓机化(>3周),则疗效显著降低,右心损伤不可逆。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峻玮深度剖析右心漂浮导管操作规范,推动 “血流动力学诊断金标准”在基层落地。推动右心漂浮导管(Swan-Ganz)规范操作基层落地。以模拟培训+标准化流程降低操作门槛,让"金标准"惠及急危重症患者。
北京怀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博华针对慢性肺动脉高压临床分型。如何诊断及筛查,相关治疗策略及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的管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风险分层和个体化方案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03 未来行动:怀柔模式的三大承诺
①技术普及:每季度开展右心导管操作培训,短期内实现怀柔医院独立完成;
②能力建设:由朝阳医院专家定期指导,规范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
③患者获益:惠及怀柔及其周边区域,足不出户,享受优质服务。
本次沙龙不是终点,而是区域诊疗同质化征程的起点。让每一例隐匿的肺动脉高压,都能被早发现、早干预;让每一位怀柔患者,在家门口获得规范的生命守护。北京怀柔医院与朝阳医院将持续深化协作,让肺动脉高压诊疗的“精准化之火”照亮更多患者的生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