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二期
质量篇——跌倒
2022年预防跌倒我们一路走来,再回首:
2019年跌倒指标一路飙升,2020年有所下降。
2021年初——分析跌倒不良事件,通过二八定律得出跌倒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宣教力度不够,制定出掷地有声的整改措施:
制定整改措施一:
患者签署告知书:住院患者年龄≧70岁以上者均需患者和(或)家属签署北京怀柔医院住院患者跌倒告知书。
制定整改措施二:
2021年护理安全质量专项定为:提高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宣教知识知晓率。
制定整改措施三:
1.规范评估时机(首次1小时内评估和再次评估);
2.增加中高风险患者的宣教频次:每班宣教;
3.每班床旁(而非治疗室)交接中高危风险患者危险因素与跌倒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2022年——跌倒作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全院护理
全力以赴 、“谈跌色变”。
具体整改措施一:
胡主任在护士长会上布置跌倒工作,要求护士长、责任护士早中晚三次查看跌倒高危病人并记录,早晚交班必须总结科室预防跌倒工作。
具体整改措施二:
印发预防跌倒手册并下发。
具体整改措施三:
召开预防跌倒专项汇报会。
期待努力付出后收获预期结果……
质量篇——质控中心
怀柔区护理质控中心赴21家医疗单位进行
护理工作指导检查
2022年8月23日怀柔区护理质控中心胡小菲主任及中医院护理部主任苗秀芬,7家医疗单位护士长一行15人代表怀柔区护理质控中心赴区内4家医院及17家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护理质量督导检查,就护理管理、专业技能、医院感染等方面进行了业务指导。
质控中心制定出统一检查细则并提前下发,各单位按照检查标准进行准备,质控中心15人分成4组利用3天时间到各单位实地查看了就医环境、服务流程、护士技能操作、急救药械的管理、患者安全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等内容,就如何开展基层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确保患者安全舒适等提供指导意见。
此次检查指导活动帮助基层护理人员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管理能力,使周边及山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检查结束后及时与各医院分管院长、护士长进行了交流及问题反馈。
怀柔区护理质控中心每年都会通过质控中心平台为基层医院针对护理管理和质量持续改进提供针对性督查,以推进基层护理专科的发展,真正做到为百姓谋福利、为医院谋发展,提升基层患者就医需求。
怀柔区护理质控中心成功举办护理管理
工作分享会
2022年9月24日,由北京市怀柔区护理质控中心主办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分享会及社区组长护理管理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结合实时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培训会议采用线上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北京怀柔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三家医院手术室护士长,怀柔镇、北房镇、汤河口镇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6位讲者线上授课,全区各基层单位的护理管理者、护理骨干100余人线上同步参加培训。
上午8时培训会准时开始,3位社区护士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如何开展,授课题目分别为《浅谈社区医院护理管理》、《注重细节管理,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浅析社区护理管理》,通过三位老师对社区工作服务范畴讲解,大家深刻体会到作为社区医院护理管理者工作的广度及护士工作的多面性,社区护理人员身兼数职,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在下午的专题讲座环节,三家医院的手术室护士长先后以《如何在托管形式下开展手术室工作》《浅谈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浅谈新冠疫情防控下的手术室精细化管理》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托管后科室所做的工作以及科室托管后的变化成果,近两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对手术室的院感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工作量未减反增。三位护理管理者向我们呈现出所在医院手术室高效严谨的护理团队风采以及手术室质量服务的提升。
此次线上培训聚焦社区及专科质量管理,从实际出发,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受到了各基层单位管理者认可,线上人员持续保持听课热度,会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未来怀柔区护理质控中心将始终认真履行职责,在我区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化发展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全区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疫情篇——四件套
“四件套”不只是床单被罩——怀柔疫情突击队
自2020年疫情爆发至今已两年有余。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四早”,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外溢。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及严峻复杂防控形势。在怀柔区政府和医院的领导下,防疫“四件套”组织便由此成立,持续奋斗在怀柔地区抗击新冠肺炎的的一线。
“四件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床单被罩还有枕套,它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等新冠肺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采集鼻拭子、咽拭子、抗原及抗体的工作,是面对新冠肺炎的快速的传播背景下采取的“以快制快”的措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高风险人群的核酸抗原等结果,为精准防控的范围指明方向。换句话说这个工作就是在与时间赛跑。
“四件套”是由怀柔医院抽调的十几名医护人员组成,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临床科室,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暂时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工作,24小时待命。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随时准备穿上防护服出发。真正地做到了随时响应,有时候甚至是凌晨被叫醒出发,连续工作24小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只为尽快控制疫情的播散。自疫情发生以来“四件套”的成员身影几乎遍布了怀柔的各个角落,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四件套”。
深知自己从事的工作的危险性,而且每次执行任务都需要快速反应,每当疫情僵持不下时,“四件套”的成员们都会住在医院,有时候甚至长达两个月之久。他们是父亲,是母亲,是丈夫,是妻子,但是疫情当下他们更是一名战士,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为的是保障怀柔地区的百姓能够正常生活,是他们的挺身而出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换得了怀柔地区的万家灯火辉煌。
向你们深深致敬——北京怀柔医院“四件套”工作组成员!
疫情篇——督导检查
护 理 专 项 督 导 检 查
10月21日,我院护理副院长王红石、护理部主任胡小菲、护理部赵国芝、宋亚欣深入临床一线,开展疫情防控人员台账专项督导检查。
此次专项督导重点对人员网格化管理、逢阳应急演练、人员防护及健康监测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先后到住院病区、感染疾病科、核酸门诊、门急诊等地进行实地查看资料及提问护理人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将问题汇总反馈至各护理单元及时进行整改。
10.24日,针对前期网格化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护理部根据科室不同工作性质模拟不同情景进行了实际案例演练,10分钟内上传网格化内人员信息档案。
通过这次检查与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全院护理单元建立健全科室网格化内人员档案,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最严要求做好科室人员管理、防护、消毒、隔离等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科学、迅速、安全。
疫情篇——优秀文章
砥砺前行的初征
如果说有什么经历是终生难忘的,我想隔离点的经历肯定算一个。在隔离点,有年幼的儿童,也有蹒跚的老人,我们通过问需求、拉家常等方式安抚大家的情绪,迅速建立起与隔离人员的感情。接下来,我们热情服务,激励隔离人员克服困难、战胜疫情!用周到细致的工作,体现服务温度。隔离人员有小孩、老人、还有外国友人;因此,我们医护组关注个性化需求,从细微处入手给予关心和照顾:写在防护服上的鼓励、一份水果、微信群里的问候……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使隔离人员感受到关爱和医护组的真情付出,使他们安心隔离。
隔离区的工作单调而又重复,在无法与外界接触的日子里,我们也会互相加油鼓励。这是我人生中一段特殊经历,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总有人调侃:你见过凌晨4点的太阳吗?我想说:凌晨一二三四五点的城市我们都见过......
23天的隔离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幸不辱命!我将继续努力!
供稿:手术室龚劭研
风采篇——护士节
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展示护理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职业风采,激发全体护士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热情,凝聚力量、共同守护人民健康。5月12日,北京怀柔医院护理部以线上直播形式举办了庆祝“5.12国际护士节”主题系列活动。院长孙倩美、党委书记彭玉霞、各科主任、临床医生、护士以及院外的护理同仁等近500余人参加了此次线上活动。表彰大会由阮丹杰主持,演出活动由柳英、龚劭研主持。
工作回顾
首先由护理部主任胡小菲做2021年至2022年护理工作汇报。2021年是不平凡之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全院各个角落都有护理人的身影;护理部在人力资源极度紧缺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克服重重困难,渡过难关,收获硕果累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表彰先进
党委书记彭玉霞宣读了2021-2022年度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优秀护理管理者、优秀护士获奖者的表彰决定。
节日寄语
院长孙倩美代表班子成员向全院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对家属表示诚挚的感谢!她充分肯定了护理队伍在医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护理队伍英勇无畏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战斗中展示了冲锋在前的职业精神,用实际行动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希望大家继续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以全面推动护理工作发展为目标,全院护理人员要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精益求精,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患者,以不懈的努力使医院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护理传承
护理传承活动邀请我院护理前辈白玉萍老师分享三十年护理工作经验。通过讲解员何丽颖对白玉萍老师典型事迹娓娓道来的讲述,大家一起走进回忆,共同感受老前辈白老师三十年护理生涯中的真情奉献与无悔岁月。
最后白玉萍老师在线上向参会同仁提出希望,她说:你们年轻的护理人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努力工作,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天使风采
有一种花,不惊艳,不起眼,却朴实亲切,它就是萱草花,她犹如母亲的爱,散发着淡雅的香。大疫之下,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生活中,他们是父母牵挂的子女,是儿女想念的父母,但当疫情来临时,他们留给家人的只有坚实的背影。护理部主任胡小菲带领护理团队为大家献上合唱《萱草花》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北京医院怀柔医院庆祝“5.12国际护士节”主题系列活动,伴随着《明天会更好》的歌声圆满结束,线上护理同仁们纷纷留言:庆祝活动精彩纷呈、演出活动意犹未尽。历经时代变迁,洗尽岁月沧桑,怀医护理人将不忘医者初心,秉承“内外兼修、求真务实”的北京怀柔医院护理理念,开拓进取、砥砺前行,为我院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风采篇——男护士论坛
第10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务人员齐心协力构筑了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其中男护士们做为一支迅速崛起的生力军成为了日常工作及疫情防控中的中坚力量。为了促进男性护理工作者在专业领域快速发展,中华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本着“专业·信赖·没有性别差异的护理”这一理念,积极推动各地区男护士组织的发展,鼓励更多的男护士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拓展专业领域,打造中国男护士品牌。10月21日-27日, 由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以“同行十载?聚势谋远?专业引领?创新融合”为主题的“第10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线上隆重举行,我院共组织8名男护士线上学习了大会的精彩内容
此次会议对中华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成立十年以来全国男性护理工作者的发展变化做出了详细的介绍,讨论了各学科前沿问题,并邀请国内各领域著名护理专家作专题报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分享各领域前沿信息,探讨热点话题。
男护士正逐渐成为我院医院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力强壮、精力充沛,临床上他们展现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开拓创新、繁荣护理学术、推进学科新发展、也是我院护理的一个重中之重。愿我院全体男护士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风采篇——心灵感悟
我的成长感悟
总是那么不经意的发现,时间已经在指缝间流逝。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北京怀柔医院这个大家庭工作了四年有余。这四年时间,使我从一个刚进入工作的懵懂小白,成为了一名有能力可以独当一面的合格怀医人。
2018年的夏天,我幸运的通过了面试,如愿来到北京怀柔医院工作,满怀着一腔热血开启了我的工作生涯。对于北京怀柔医院我有着自己特殊的感情,因为从小便生长在怀柔,小的时候来医院看病就觉得,作为医务人员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有种特殊的光环,他们在工作时总是在闪闪发光,这也是我选择这项专业的原因之一。十分幸运的,入职我便被分配到一直希望来到的产房工作。面对医院前辈们热情的介绍和接纳,与我之前所了解的新入职并不相同,反而像是加入了一个大家庭,一个十分和谐、有爱的大家庭。
正式的独立工作,与实习时带教老师保护下的工作,有着天壤之别。独立工作后,需要自己考虑和注意的事情变多了,一开始,我总害怕自己助产的伤口不好,害怕产后出血,害怕产妇出现各种各样的合并症,害怕胎儿窘迫……慢慢的,我学会了用理论和操作去解决它,既然不能阻止,那就找办法去解决它,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及时应对。由于助产工作的特殊性,以及风险性高,我们需要时刻绷紧神经,可以说是“提心吊胆”的进行工作,这也练就了助产士们温柔中透露着刚强,谨慎中又不乏大胆的体现。
2019年年底,疫情席卷而来,听到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我也热血沸腾,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听闻院内组织疫情防控梯队,我便积极的报名参加了。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我很荣幸成为了新冠疫苗专业接种人员之一。我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参加了卫健委组织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这段经历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给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接种疫苗的时候,疫苗接种大厅内门庭若市,每个孩子必须配备3个人看护,才能顺利接种疫苗,每天工作完毕才感觉到身体的疲惫,一天从早到晚的忙碌,虽累但却是快乐的。随着疫情的反复,我又有机会代表医院多次参加了区内的核酸检测工作,从而有了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目前,我和我的战友们刚刚圆满完成境外隔离点的支援任务,由于航班都属于国际直飞,所以风险性比以往更高,职业暴露的概率更大,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谨小慎微,用百分之一万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来对待工作。在出现阳性病例的时候,虽然我们的心情十分紧张,但依然保有了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准备撤离隔离点时,看到隔离人员对我们的感谢与支持,心里更是暖暖的,感觉一直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经历使我从起初的胆怯到现在的独当一面,让我在这些支援工作中成长了许多,同时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每一次得到的锻炼机会,都使我有了不一样的成长,都为我的工作生涯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使我的经历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成为一名出色的怀医人!
供稿:产房李木子
图文编辑:宋亚欣
审 核:胡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