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医科普】关注心脏健康 预防心梗——守护生命 从“心”开始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心梗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将为您介绍心梗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家对心梗的认识,共同守护心脏健康。
什么是心梗?
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是心脏健康的“头号杀手”。当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心肌因缺血而受损甚至坏死,这就是心梗发生的恐怖过程。它发病急促,来势汹汹,常常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瞬间摧毁生命的防线。
心梗的常见症状
1. 胸痛:胸痛是心梗最常见的症状,常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
2. 呼吸困难:心梗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3. 恶心、呕吐:部分心梗患者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 汗出如洗:心梗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
5. 心慌、头晕:心梗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
心梗的高危因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 高血脂: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壁粥样硬化,增加心梗风险。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
4.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梗风险。
5. 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预防心梗,从生活做起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进行有效治疗。
6.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保持心情舒畅。
现场处理
心梗是一种紧急医疗状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下是在心梗现场处理的一些关键步骤:
立即识别症状
首先,要能够识别心梗的常见症状,包括:
- 突然的胸部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
- 呼吸困难或气促。
- 恶心或呕吐。
- 出冷汗。
- 意识模糊或晕厥。
立即呼叫急救
如果怀疑某人可能患有心梗,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保持患者平静
尽量让患者保持平静,避免任何可能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
检查意识和反应
轻轻摇晃患者并呼唤他们的名字,以检查他们的意识。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但仍然有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无呼吸
1. 评估呼吸: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鼻孔前,感受是否有呼吸气流。
2. 开始CPR: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立即开始CPR。
胸部按压:用一只手覆盖在患者胸骨下半部分,另一只手放在上面。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深度大约5厘米。
口对口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口对口呼吸,每次吹气约1秒,确保患者的胸部有明显的起伏。
如果患者有呼吸
1. 安慰患者:保持患者平静,安慰他们,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2. 监测患者状况: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意识,准备在必要时进行CPR。
注意事项
不要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任何药物,除非医生指示。
不要让患者进食或喝水,直到救护人员到来。
如果可能,收集患者的信息,包括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以便救护人员快速了解情况。
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会立即评估患者状况,并可能立即开始治疗。
记住,时间就是生命,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正确的现场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了解心梗的相关知识,提高预防意识,有助于降低心梗的发生率。让我们共同关注心脏健康,从“心”开始,为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