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怀医科普】无痛胃肠镜新方法—“磁控胶囊内镜”

作者:齐尔旋 来源:消化内科
字号: + - 14

  近日,北京怀柔医院消化科门诊接诊了一位胃部不适患者,经多次服用药物后效果不佳,需行进一步胃部检查。考虑到患者对于普通胃镜的恐惧和对于麻醉下无痛胃镜的担忧,医生建议采用无痛、无创伤、无交叉感染风险的舒适检查——“磁控胶囊内镜”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患者无需抽血化验、无需麻醉与插管。只需随水吞下一粒药丸大小的胶囊,经过15至30分钟便可完成胃部检查,胶囊在体内像眼睛一样通过口腔,途经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小肠等,医生通过控制磁球调节胶囊在胃内方向控制观察角度,对胃内可以进行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细致观察、连续拍照,随后进入小肠模式并完善小肠的检查,最后通过肠道自身蠕动经肛门排出体外。患者表示,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没有感到任何不适,真是做到了无痛舒适化检查。

  无痛舒适化检查能够充分消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与传统胃肠镜检查相比具有十足的优势,是现代医疗技术的一项重要进步。

微信图片_20241126080629.jpg

  近些年,胶囊内镜已是国内胃癌、小肠疾病筛查流程和专家共识所推荐的检查手段。《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强调,普及无症状筛查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治率的重要手段。在最新的《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2021)》中也强调了磁控胶囊胃镜对胃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传统电子胃镜高度一致,可以作为传统电子胃镜的有益补充。

微信图片_20241126080640.jpg

  哪些人群适合做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呢?

  1. 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传统胃镜(含无痛胃镜)或存在传统胃镜检查高风险人群。

  2. 健康管理(体检)人群的胃部检查。

  3. 胃癌(浅表性肿瘤等)的初步筛查。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①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②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③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④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⑤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⑥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4. 部分胃部病变的复查或检测随访,如胃底静脉曲张、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规范化治疗后,胃息肉等;胃部分切除和内镜微创治疗术后的复查和随访。

  5. 药物相关性(如心内科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等,骨关节疼痛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等)胃、肠黏膜损伤的评估和监测。

  6.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已经胃镜、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7. 小肠疾病的检查,适应症同小肠胶囊内镜。

  A.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B.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C. 疑似克罗恩病或监测并指导克罗恩病的治疗;

  D. 疑似小肠肿瘤;

  E. 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

  F. 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

  G. 检测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

  H. 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

  8. 对于体内装有医疗植入物的患者,若可安全进行MRI检查,则可接受磁控胶囊胃镜检查。

微信图片_20241126080643.jpg

  哪些人群不适合做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呢?

  01. 消化道不畅通

  a. 吞咽障碍者;

  b. 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瘘管者。

  02. 胶囊胃镜设备与体内植入物的相互影响

  a. 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但除外起搏器为新型MRI兼容性产品的情况;

  b. 体内植入电子耳蜗、磁性金属药物灌注泵、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装置以及磁性金属异物

  03. 特殊人群

  a. 妊娠期女性

  b. 严重心肺、肝肾疾病

  04. 改变消化道结构的手术史

  a. 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术等;

  b. 胃转流术;

  c. 小肠切除吻合术。

  05. 对高分子材料过敏者

  06. 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者

  07. 孕妇、婴幼儿及精神病患者

微信图片_20241126080644.jpg

  磁控胶囊内镜开创不插管、不麻醉、无创伤的精准胃肠道检查模式,可极大提升上消化道疾病及早期胃癌检出率;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害怕插管胃镜检查患者、老年患者十分友好;完善小肠检查,弥补了我院小肠疾病检查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