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学术活动】消化内镜专家下基层 助力怀柔区消化能力提升

作者:齐尔旋 来源:消化内科
字号: + - 14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11月2日,由海南博鳌县域医疗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怀柔医院消化内科承办的“消化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普及与提升项目——专家下基层(怀柔站)、怀柔消化内镜质控会”活动成功举办。旨在通过组织专家团队下沉基层,提升县域内镜诊疗水平,助力消化道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微信图片_20251104112405.jpg

以“精准诊疗、共探前沿”为核心,搭建轻量化、高浓度的交流平台,来自北京朝阳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十余位专家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分享临床中棘手病例的处置心得,也探讨新技术、新方案的应用前景,更能围绕学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交换真知灼见。

活动开始前,专家及学员们在北京怀柔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梁文燕、医务科副科长(主持工作)任树冬的带领下参观了医院内镜中心,并在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于剑锋的指导下完成一例内镜精细化检查。

微信图片_20251104112419.jpg

活动中,北京怀柔医院副院长贾凯代表医院向不辞辛劳、远道而来莅临指导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欢迎,并特别感谢北京朝阳医院及周边兄弟单位对我院工作的长期支持。表示此次专家下基层活动不仅为区域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注入新动能,更搭建起上下级医院协同发展的桥梁,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251104112421.jpg

海南博鳌县域医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奔介绍了海南博鳌县域医疗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专家下基层活动宗旨及实施方案。

微信图片_20251104112423.jpg

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心娟分享《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聚焦于肠道菌群,分别从菌群失调与消化道症状的关联、菌群影响胃肠动力的机制、菌群与脑-肠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逐一介绍,强调肠道菌群作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新靶点的潜力。

微信图片_20251104112425.jpg

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程艳丽分享了《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胃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程教授团队聚焦“如何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并精准评估浸润深度”,选择小探头超声内镜(mEUS)作为突破口,从胃早癌出发,肯定了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胃癌诊疗中的价值,小探头超声内镜不仅是诊断工具,更是连接“早筛”与“精准治疗”的桥梁,团队将继续深耕技术优化,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的医学使命。

微信图片_20251104112430.jpg

北京胸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何玉琦聚焦于“表浅扩大型胃早癌”,从国内外文献与团队的研究着手,介绍了“表浅扩大型胃早癌”的定义与分型、诊断挑战与突破以及治疗策略的优化等,最后强调“表浅扩大型胃早癌”是早期胃癌中的“隐形杀手”,其诊断需要内镜医师的“火眼金睛”与多学科技术的协同作战。将继续聚焦技术精细化,让更多患者获得微创治愈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251104112432.jpg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郭慧丽介绍了直视系统在胆胰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其团队结合直视系统与ERCP、超声内镜等技术,显著提升了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尤其在复杂病例的精准处理中展现了技术优势,形成了“诊断-治疗-随访”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包括:胆胰管结石的精准治疗、胆胰管狭窄的鉴别与治疗、胆胰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等。

与会专家就基层医院开展超声小探头、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胃肠动力检测,以及如何提高基层医院内镜的诊疗水平、诊治胆胰疾病的能力等话题进行讨论,北京市海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郭银燕、怀柔区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宗湘裕、顺义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贾国青以及密云区消化内科主任刘中亮分享了各自的宝贵经验。

本次会议在各位专家的倾囊相授与热烈讨论中圆满落幕。梁文燕代表北京怀柔医院消化内科全体同仁,感谢专家们带来的前沿理念与实战经验,这不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更通过典型病例剖析、技术操作示范等“手把手”教学,切实提升了团队对消化道早癌、胆胰疾病、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精准诊疗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共同为守护百姓的消化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