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专家介绍 / 专家风采

专家介绍

【十佳医师风采】以毫米导管搭建生命防线 用医者情怀传递仁爱至诚
——记北京怀柔医院第二届“十佳医师”宋立新

作者:燕鹏 来源: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2025-09-03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5-09-05_111037_806.jpg

  宋立新,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大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业。北京怀柔医院卒中中心副组长。曾在北京宣武医院萨米解剖班学习神经解剖;曾分别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和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

  社会任职: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北京整合医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神经外科是公认的技术难度最高、培养周期最长的外科分支之一。原因有三:一是操作环境特殊:大脑和脊髓是人体最精细、最脆弱的器官,神经细胞不可再生。手术是在“毫米”甚至“微米”尺度上进行,要求极高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容错率极低。俗称“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二是技术复杂:不仅需要开颅等复杂外科技术,如今更融合了神经介入(inside the blood vessels)、内镜技术(through the nose)、显微外科、神经导航(像开车用GPS)、术中电生理监测等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医生既是外科匠人,也是工程师。三是知识更新极快: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和理念。

微信图片_2025-09-05_111039_270.jpg

  自从事神经外科医疗工作以来,宋立新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无限渴望,持续深耕专业技术的精进方法。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微创手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深信,微创手术不仅能大大减小患者的创伤,缩短恢复时间,更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健康,他孜孜不倦学习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临床,不断探索实施更为安全与有效的治疗方法。

专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大力发展介入治疗技术

  宋立新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发展和应用神经介入治疗技术。他擅长处理复杂的颅脑疾病和脑动脉支架植入术、动脉瘤栓塞术,包括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AVM)、脑膜瘤等,致力用微创介入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患者康复。

微信图片_2025-09-05_111040_743.jpg

  面对高风险手术,宋立新注重术中脑保护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在救治一位78岁高龄的复杂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时,团队在紧急开颅手术中,采用了国际上权威的Lawton和Ali Krisht教授的手术策略,先通过安全区域释放部分血肿以降低脑压,再精准夹闭动脉瘤,最终成功保留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在完成血肿清除和动脉瘤夹闭后,宋立新团队又为其成功实施了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解除了血管狭窄,改善了脑部供血,形成了从急性期救命到远期康复管理的“一站式闭环治疗”。

  在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剧烈头痛患者时,宋立新更倾向微创介入动脉瘤栓塞术,通过导管精准栓塞瘤体,既可避免开颅手术的巨大风险,又能促进术后恢复,极大降低后遗症出现概率。

积极参与卒中中心建设

温情守护患者整个家庭

  北京怀柔医院卒中中心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急诊科、麻醉科等多个学科优势力量,建立了高效脑卒中绿色通道,强调“时间就是大脑”的救治理念,为卒中患者提供快速诊断和血管再通治疗。

微信图片_2025-09-05_111042_248.jpg

  在这条绿色通道中,宋立新所在的神经外科介入团队与神经内科、影像科团队紧密协作。在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时,神经内科团队首先进行了静脉溶栓,影像科通过“脑卒中一站式”检查迅速定位了闭塞血管,宋立新介入团队立即行动脉取栓术,尽力开通闭塞血管。这是目前大血管闭塞脑梗的最佳治疗方案,能够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

  宋立新深知医疗救治不仅是技术与病情的角逐,更在于用一颗仁爱之心给予患者关怀与尊重,长期以来,他始终秉持“救治一个病人,挽救一个家庭”的理念。当高龄患者术后出现谵妄、偏瘫等恢复难题时,宋立新从来不曾简单看待,而是立即召集团队启动多学科会诊(MDT),邀请各个科室专家共同讨论,通过精准调控血压等治疗手段,缓解患者来自身体与精神的不良症状,从而逐渐恢复。

  除了日常医疗救治工作,宋立新还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和双向转诊工作,帮助生命终末期患者在安宁疗护病房获得有温度的医疗照顾,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增强生者的生活信心。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宋立新已经在这一领域走过了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一百分的专业热情,投身于对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守护之中。对他而言,每一次手术都是对生命的一次庄严承诺,既是职业的责任,更是心灵深处那份无畏的勇气与无私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