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团队 让爱传递】告别慢性硬膜下血肿困扰——脑膜中动脉栓塞术带来新希望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常由轻微外伤、脑萎缩等因素引发。患者多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无力、意识模糊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偏瘫、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以往,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能快速解除占位效应,缓解症状。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治疗原理清晰且精准。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与脑膜中动脉持续向血肿腔供血密切相关,就像“水源”不断充盈“水池”。该手术通过导管技术,经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等微创入路,将栓塞材料精准送达脑膜中动脉,阻断其对血肿的血液供应。失去“供血源”后,血肿会逐渐被人体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病例 1
王某某,男性,66岁,左侧慢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后17天,复查CT血肿量相较引流术后再次增多,神经外科通过微创介入方式,实施脑膜中动脉栓塞手术,术后3个月复查,硬膜下血肿几乎消失。
病例 2
李某某,男性,71岁,左侧大量慢性硬膜下血肿,正常脑结构受压移位,头晕明显,术后4个月复查,硬膜下血肿消失,头晕症状逐步缓解。
病例 3
魏某某,男性,73岁,车祸头部受伤,左侧慢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偏大,头痛明显,术后20天复查头颅CT,短期内血肿量明显减少,效果非常显著,头痛缓解。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与脑膜中动脉栓塞术确实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二者从不同治疗角度协同改善患者病情。
钻孔引流术
快速解除占位,缓解症状
作用机制:通过钻孔或小骨窗开颅,将硬膜下的血肿液体引流出来,直接降低颅内压,快速缓解因血肿压迫导致的头痛、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症状。
优势:属于微创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能在短时间内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适用于血肿量较大、症状明显的患者,是临床常用的紧急处理手段。
局限:部分患者可能因血肿包膜持续渗血等原因,出现血肿复发。
脑膜中动脉栓塞术
减少出血源头,降低复发
作用机制: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将栓塞材料注入脑膜中动脉(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的供血血管之一),减少血肿的血液供应,阻止血肿继续形成或扩大,从而降低复发风险。
优势:针对性阻断出血来源,尤其适用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如老年、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等),且属于微创介入操作,对患者创伤较小。
局限:无法直接清除已存在的大量血肿,对于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不能快速缓解症状。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神经介入技术作为现代医学的前沿领域,正为无数脑部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紧跟医学发展步伐,不断探索创新,在神经介入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脑膜中动脉栓塞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无数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这项技术摆脱了病痛。若您或身边亲友正受慢性硬膜下血肿困扰,不妨关注这一先进治疗方式,及时到我院神经外科咨询评估,让微创技术为健康保驾护航,重享清晰头脑与自在生活。
神经外科介入团队成员介绍
黄立军
主任医师
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学科主任,1991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每年诊治各种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狭窄等各类病人千余人。
擅长领域: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诊断和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五层神经外科。
宋立新
副主任医师
2007年于北大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学习毕业,硕士学历,多次到北京宣武医院进修。
擅长领域: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等各类脑动脉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急诊取栓手术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介入治疗。脑外伤,出血及动脉瘤等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五层神经外科。
汪玮
副主任医师
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神经外科专业,本科学历。
擅长领域:脑出血、脑室出血、颅脑创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各类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五层神经外科。
张文龙
主治医师
201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各类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治。
燕鹏
主治医师
202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神经介入)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擅长领域:各类急性及慢性脑血管病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手术治疗。脑外伤、脑出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