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惠民】心内科应用Shockwave震波球囊技术为冠脉重度钙化患者带来“心”希望
近日,北京怀柔医院心内科成功应用“震波球囊技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医院在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治疗水平上的新突破。
患者高先生今年64岁,因“晕厥1天”入院,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提示心脏三支主要血管(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均存在严重狭窄,其中右冠状动脉近段至中段血管壁出现360°环形钙化,就像血管生了“骨刺”,坚硬如“钢筋水泥”。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心内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任进平带领副主任医师张波涛、主治医师王慧敏立即召开团队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考虑到病变钙化严重,切割球囊、冠状动脉旋磨术等“高强度”技术或许可行,但容易引起冠脉夹层甚至冠状动脉穿孔,风险较高。治疗团队经过综合考虑,决定聘请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全来院指导冠状动脉震波球囊技术,击碎血管“钢筋水泥”般的钙化病变。
8月13日,治疗团队使用震波球囊3.0*12mm放置病变部位,进行了八个循环80次的冲击治疗,术后复查IVUS,提示环状钙化被碎裂,裂痕明显,血管腔明显增大,这代表像“石头”一样的钙化斑块被“震”断了,“难点”被攻克后,治疗团队顺利将支架推送到位,精准释放,扩张充分,贴壁良好。术后高先生表示症状明显缓解。
震波球囊技术又称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是目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除切割球囊及旋磨术外的另一项全新技术。它是利用设备将电能传递到发射器上,通过发射器产生声波压力波,将球囊内液体汽化,借助气化的液体对血管内膜、中膜的钙化组织进行隔空“敲裂”。在避免对血管损伤的同时,针对性地破坏血管内膜上和血管壁的深层钙化病变,从而明显改善血管的顺应性,安全性较高,还可以缩减手术时间,降低风险。
击碎心脏“拦路石”,打开血管“紧箍咒”。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北京怀柔医院心内科在治疗复杂冠脉钙化病变领域又迈进一步,这也为更多心血管冠脉钙化的患者带来健康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