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医科普】改变系统 更健康的生活
2025年3月4日,全球将迎来第5个“世界肥胖日”,主题为“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Changing Systems, Healthier Lives)。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肥胖诊疗指南(2024版)》中指出: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世界肥胖联盟数据显示,全球肥胖人口超10亿,我国超重及肥胖人群占比超过50%,肥胖相关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攀升。2025年“世界肥胖日”主题直指核心——“改变系统”,强调肥胖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个人选择,更在于食品工业、城市规划、医疗体系等系统性缺陷。
在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更是将体重管理上升为国家行动,倡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肥胖的病因有哪些?
一、肥胖遗传基因
人类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与肥胖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基因可能涉及能量代谢、食欲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等多个方面。
二、生活因素
① 饮食: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食物和饮料,可以通过促进刺激神经中枢引发食欲过量,进食行为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肥胖。
② 身体活动: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③ 精神心理。
④ 睡眠习惯:不良的睡眠习惯也是肥胖症的重要因素。
三、疾病和药物因素
一些疾病如库心综合征等,以及一些药物如泼尼松,氢化可地松等均可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症。
四、环境和社会因素
肥胖怎么诊断呢?
※ 肥胖的诊断
临床上,诊断肥胖常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BMI定义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成人正常体重指数在18.5~23.9,体重指数在24~27.9为超重,体重指数≥28为肥胖。
肥胖有哪些危害呢?
※ 肥胖的危害
超重和肥胖症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严重残疾和过早死亡。
面对肥胖我们该怎么办呢?
※ 正确做法
肥胖症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蓄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降低肥胖症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缓解或改善已合并的肥胖症相关疾病和精神心理异常,提高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改善与肥胖相关的精神心理障碍和症状、提高肥胖症患者的社会适应水平也是肥胖症治疗的重要内容。
对于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可设定为在 3-6 个月之内至少将体重降低 5%-15% 并维持;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则可设定更高的减重目标,以获得代谢异常和相关临床结局的更优改善。
同时,减重的速率也需要关注,减重速率与肥胖症程度和所采取的减重方式相关,减重过程中需关注脱水、肌少症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建议每 3~6 个月对减重效果和代谢指标进行评估。
肥胖症治疗有多种手段,主要包括: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
开展营养运动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减重措施;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
如果您有超重、肥胖或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不要惊慌,我院普外科肥胖减重门诊帮您答疑解惑!
肥胖诊疗指南(2024版) 推荐采取如下诊疗路径:
参考文献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年 )》 [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4/content_5572983.htm
* Norgan N G, Ferro-Luzzi A. Weight-height indices as estimators of fatness in men[J]. Hum
Nutr Clin Nutr, 1982,36(5):363-372
* 李梦伊, 刘雁军, 王桂琦, 等.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2023年度报告[J]. 中国实用
外科杂志, 2024,44(05):552-563.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4.05.15.
* 柒锐冰, 陈冰, 李争明. 肥胖对男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12:1083-1088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肥胖症诊疗指南 2024版》
专家介绍
田雨顺
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甲状腺疾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等。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四层普外科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