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首例!IVUS技术引领我院心内科冠脉介入精准治疗新时代
传统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冠脉病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血管内超声(IVUS)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实时观察血管内部情况的方法,能确定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准确测量血管直径、横截面积和狭窄程度,识别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尤其对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临界病变情况;使冠脉介入治疗的精准度与安全性得到了质的飞跃。IVUS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新的“金标准”。
9月26日,59岁的姜某因“背痛3天”到我院“胸痛中心”急诊胸痛诊室就诊,经查心电图未见特异性ST-T改变,由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建波会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收入心内科病房。
术前
9月29日,在心内科主任高俊峰的带领下,吴玉国主任医师、魏向东主治医师、田增有主治医师介入团队,共同为姜某实施冠脉造影术;造影结果显示前降支近段70-80%狭窄,为临界介入病变。进行IVUS检查,更精确地评估血管病变情况。我院冠脉介入团队独立对患者顺利进行IVUS检查,结果显示左前降支最小管腔面积2.7平方毫米(<4平方毫米),最重狭窄处85%,基于精准检查结果,予以前降支开口至近端置入支架一枚,术后复查IVUS示,管腔面积9.44平方毫米,支架贴壁良好,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
IVUS相对于冠脉造影是一种更加精确、更为直观的影像学补充。它为介入医生提供了一双“透视眼”,帮助医生看清血管内部的结构,更能全面了解冠脉病变情况,使得冠脉病变无所遁形。尤为值得一提的是,IVUS在识别复杂病变(如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阻塞性病变CTO及钙化病变)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提高了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冠脉介入治疗的策略、支架选择和效果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我院心内科介入团队独立成功实施首例IVUS引导下冠脉介入治疗术,标志着我院正式迈入冠脉介入精准治疗的新时代。随着我院IVUS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应用,将为冠心病患者群体带来更加安全、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