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认识噪声性耳聋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30日 文章来源:耳鼻喉科 刘士辉
噪声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声音,那么准确的说什么是噪声呢?噪声就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噪声性聋是最常见的噪声损害,也是一种最常见的职业病。企业和个人掌握好职业防护、职业宣教、职业筛查等相关知识是避免噪声性聋最重要的方法。
噪声性聋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引起噪声性聋的主要工种包括煤炭行业、钢铁行业、机械加工行业、石油行业、建材行业、电子行业、纺织行业、金属制品。
噪声性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1.噪声作业史系指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8h等效接触噪声限值≥85dB(A)。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时间,按每增加3 dB(A)接触时间减半的原则,确定噪声接触限值;
2.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
3.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型;
4.根据较好耳语频(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一般分轻、中、重3个等级。
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措施
1.控制噪声源:根据生产工艺情况采用技术控制或消除噪声源,从源头上解决噪声危害。
2.控制噪声的传播:应用吸声和消声技术设备,阻断噪声的传播。
3.执行噪声职业卫生要求:严格执行我国颁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即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
4.加强健康监护:严格执行国家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依法作业。
5.健康教育及个体防护: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合理安排噪声作业工人休息,使其听觉疲劳得以恢复。
责任编辑:贾子鹏
上一篇: 防控疫情全民参与 职业健康你我有责
下一篇: 假期不放松 缓冲病房应急演练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