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用微薄肢躯抗击“冠魔”战斗在最前沿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9日   文章来源:

  高海莲,52岁,主管护师,是一位战斗在抗击各类传染病第一线的战士,她是一位癌症患者,她战病魔、斗甲流,御冠魔,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爱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用微薄肢躯抗击“冠魔”。

传帮带作用

  今年大年初一开始,放弃春节假期,立即返岗,进行几个小时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方案培训。52岁的高海莲是感染疾病科资深的元老,已在感染科工作14年,多次参加传染病人的救治,凭借多年的传染病工作经验,主动协助主任、护士长工作,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并采纳,培训、带教新人,同时和年轻人一样日夜值班,工作时冲在前面,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和传帮带作用。

主动请战

  在疫情面前,主动请战,她在参加战役的请战书中写到“我是怀柔医院的老护理工作者,曾经历非典、禽流感、H1NI甲流等疫情,又在感染科工作多年,有一定的传染病工作经验,疫情来临,我要求去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工作”。简短的请战书,却道出了一个白衣战士的责任和情怀!自疫情爆发以来,她放下家庭、亲人,每天都是隔离病房与驻地两点一线,已经坚守30多天。

不畏艰险

  工作时,最苦最危险的就是进入隔离观察区。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季,也只能身着短袖衫,外穿着白大衣,白大衣外穿防护服、隔离衣,两层防水鞋套,戴3层橡胶手套,护目镜,再带上N95口罩,整个人穿戴完,形同宇航员一样,但不一样的是闷热不透气,使人感到缺氧、憋气,时间长了头晕、眼前冒金花,行动很不方便,护目镜一会儿功夫就被哈气遮挡看不清了,这么困难的情况下,给患者做操作,尤其是抽血、输液,还要尽量一针扎好,可想难度有多大;要面对患者,帮助患者吸氧、吸痰、送药做治疗,送饭、送水等日常生活,每次她都抢在前面干,在感染科经常听到高海莲说:“我岁数大了,有经验,还是我去”。

克难勇战

  由于疫情突然来袭,防疫物资严重紧缺,她为了节省防护用品,常常是在污染区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不出来,其间不上厕所、也不喝水,为的就是尽量节省防护服、N95口罩的使用,因为再进去就要重新更换防护用品。由于在高强度工作下,长时间不喝水,每次出现头晕恶心,尤其是夜班,十多个小时下来,差点晕倒,这对于健康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更何况,她也是一位癌症的患者,每天也都在大把的吃着药,当时接受任务时,她刚刚完成为期2个月的癌症增强免疫的药物治疗,可这些她都顾不上,更没和任何人提起过。

用心换心

  患者住单间隔离治疗,很多人产生恐惧、焦虑,高海莲总是主动给予很好的热心安慰。1月26日接诊了怀柔区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后为确诊病人。以后陆续6名确诊病人及1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到来,他们思想负担重,情绪波动很大,焦虑恐惧、郁闷,充满了无望的神态和恐惧。高海莲利用每次给他们做治疗时间,热心与病人做长时间沟通,开导病人,通过聊家常,聊治疗方法,聊现在国家对这次疫情的重视政策等,经过她的热心耐心的开导,患者逐渐稳定情绪,从患者的眼神里看到了对护士的信任,之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直到转往上级医院。正是她用热心、耐心、爱心换取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责任编辑:贾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