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卫生计生委首届“十佳青年医师”——我院疼痛科执行副主任王利刚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1日 文章来源:疼痛科 段文强
8月17日,怀柔区卫生计生委庆祝首届“中国医师节”暨最美医务人员表彰大会举办。活动对“突出贡献医师”、“十佳医师”、“十佳基层医师”、“十佳青年医师”、“十佳乡村医师”进行了表彰。我院共有3名医生荣获“十佳青年医师”荣誉称号,下面就请您和小编一起一睹他们的风采。
王利刚,男,39岁,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专业,本科学历,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疼痛科执行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职称。
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王利刚深知患者被疾病无情折磨时的痛苦与无助,这也是他选择疼痛科最根本原因。记得10年前,北京怀柔医院疼痛科老主任要退休时,在科会上想选一位同志将来接替他出疼痛门诊,当时参会的10位同事没有一个人吱声。大家都知道疼痛门诊地位很低,没什么病人,而且疼痛科用的都是老技术,也就是人家说的“封闭”,大家都感觉进了疼痛科就没有了发展希望。最后,还是王利刚自告奋勇站了出来,因为那些老病号打动了他,他要帮他们解除病痛,他也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疼痛科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
2009年,王利刚参加了宣武医院疼痛科的疼痛新技术培训班,倪家骧教授和各位老师精彩的授课,让王利刚茅塞顿开,也让他真正爱上了疼痛科。2013年王利刚在宣武医院疼痛科进修学习半年,通过学习,王利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科室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并且在倪教授指导下,王利刚结合怀柔医院实际,给院领导写了疼痛科未来发展规划,院长看完非常激动,说王利刚是第一个进修归来给她写科室发展规划的中层干部。
工作之余,王利刚还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他的科研论文《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中的应用》获得怀柔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一项;怀柔区组织部资助项目A类一项。就这样,北京怀柔医院疼痛科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短短五年时间,已发展为有专职疼痛护士,拥有独立诊疗区域——2个诊室,2个现代化治疗室。治疗技术有超声定位下的神经阻滞,小针刀、臭氧注射和臭氧大自血技术,并与神经外科合作,拥有了疼痛病床,开展了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颈椎间盘、腰椎间盘射频热凝和臭氧髓核溶解术等技术。因为技术先进,得到辖区及周边地区患者认可,同时利用电台、网络、微信、报纸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门诊量由原来的每年2000多人发展到现在每年8000多人。
随着北京怀柔医院疼痛科的名声越来越大,王利刚也越来越忙,周边区县的很多患者都慕名而来。有的患者为了挂上他的号,早晨4点就来排队,好多山区的老百姓因为来晚挂不上号找到他,他都会加班加点的给他们看完,最多的时候他一上午要看45位患者,还要给他们进行治疗。
老张夫妇是疼痛科的老患者,因为身体原因,家又离医院很远,所以常常挂不上王利刚的号。为了使他夫妻二人疗程不间断,更好的巩固治疗效果,王利刚每次都毫不犹豫地给他俩加班看。经常是为他们做完治疗就到下午2点多了,饭也吃不上,老张夫妇可不好意思了:“哎呀,王主任,您看都这点了,耽误您吃饭了不好意思啊”。“没事老张,干我们这工作就这样,放心,我早上吃的多,咱这胃里有货”!
多年的不断探索,王利刚总结了一套对付疼痛疾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被患者们亲切地称为“利刚止痛法”。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刘香老人就是“利刚止痛法”的受益者,现在她每次都要坐近两个小时的车,专程来找王利刚看病。刘奶奶今年70岁了,是退休小学教师,患上了严重腰椎间盘突出,行走困难,疼痛难忍,在北京辗转了多家医院后,都以年龄大、基础病多、做不了手术为由保守治疗并让她回家休养。一次偶然的机会,老人听说北京怀柔医院有位王大夫专门治这个病,于是她抱着一线希望找到王利刚。令老人没想到的是,仅仅治疗了3次,症状就明显减轻,腰能直起来了,走路也不痛了。在候诊过程中,刘奶奶还结识了北京垂杨柳医院的一位大夫,她也是因腰痛走不了路来“投奔”王利刚的,经过5次治疗基本康复,已经能够上班了。“数载沉疴一朝祛,良医妙手回春来”。这是刘奶奶送给王利刚的一句妙言。
十年风雨,见证花开,在岁月的长河中,十年不过是浪花一朵,但对王利刚的疼痛事业而言,十年的积淀,已让他硕果累累,他先后荣获第一届“全国镇痛新星”、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怀柔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众多荣誉前,王利刚没有满足,作为医院的青年骨干力量,他成长的路还很长,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北京怀柔医院疼痛医学这支永不凋零的花,会开的更加美丽,更加灿烂!
责任编辑:贾子鹏
上一篇: “讲道德 做好人 树新风”第十一期道德讲堂成功举办
下一篇: 【医患情】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