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醉’美人生》——庆祝建党97周年主题演讲比赛作品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5日   文章来源:手麻科 步培培

  6月28日下午,我院举办了“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主题演讲比赛。经过层层选拔,共有12名选手从2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他们结合工作中的所看、所想,真实再现了白衣战士的风采,现在就让我们和选手一起,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及北京朝阳医院托管北京怀柔医院一年来的巨大变化。

  大家好,我是来自手麻科的步培培,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醉”美人生。

  我先从一个案例说起,迈克尔杰克逊,一位来自美国的超级巨星,丙泊酚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也就是俗称的“小牛奶”),一代巨星迈克尔就是因为急性丙泊酚中毒而永远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我们再也看不到经典的机械舞和太空步.......所以让人睡过去很容易,但是让人随时醒来则需要精准把握。这个案例揭示了精准麻醉的重要性。 “开刀去病,麻醉保命”、“手术医师管病,麻醉医师管命”。说的是同样的道理。

  有人说,麻醉医生不过就是:给病人打一针,睡睡觉那么简单!其实这是对麻醉工作的误解。因为,麻醉医生不仅要在手术室内做好麻醉,为生命保驾护航。还担负着术前评估、宣教、缓解病人焦虑,以及术后镇痛和随访,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正是因为有了麻醉,人类才可以在疾病和伤痛面前,显示出万物之灵的高贵与尊严。“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生死一线间,麻醉医生责任重大。每一台手术成功的背后,最大的幕后英雄就是——麻醉。

  讲到这里,我想回顾一下我们怀柔医院40年的发展历程。四十年,在时间的长卷里只是一抹淡墨,对于医院来说,却是发展史上的一笔浓彩。今天,怀医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医院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拿麻醉科来说,1970年麻醉科成立,那时的手术室“房间简陋,设备落后,人员短缺”,麻醉方法只有单一的硬膜外麻醉,偶尔的全麻整个手术过程用的是手捏呼吸囊的103麻醉机,工作强度大,麻醉风险高。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2014年5月我院的整体搬迁,使得我们的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室人员从原来的3人增至19人,拥有层流手术间、麻醉恢复室、先进的麻醉机、血液回收机、保温毯、多普勒彩超、纤支镜、可视喉镜等设备。使医疗环境更加安全、舒适、温馨。

  2017年,北京朝阳医院对我院正式托管,吴安石担任麻醉科主任。在吴安石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接受新理念,适应新变化,学习新知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本领,增强了自信。吴主任常说:“麻醉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曾有一位85岁的高龄老人,因左侧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但是辗转几个医院都没能手术治疗,原因是因为麻醉风险较大,老人高龄,深静脉血栓又患有不稳定心绞痛,冠脉严重狭窄而丧失了支架机会,只能保守治疗。家人在得知我院被北京朝阳医院托管后,带着巨大的希望前来就诊。王强主任在看完病人后,果断请示吴安石主任制定方案。麻,老人极有可能因为术中再发心梗而带来生命危险;不麻,老人则会因为长期卧床,肺炎、血栓等陷入生命危险。此时,是放弃手术还是保守治疗,这一棘手难题摆在了吴主任面前。在反复权衡后,吴安石主任顶着压力,做出了最有利于患者的决定:制定麻醉方案,行手术治疗。术后老人康复出院,特意带着儿女找到吴安石主任,动情地说:遇到您这位神医,是我这一辈子修来了福分,感谢怀柔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老人这番话是对吴安石主任为首的麻醉科团队最大肯定。托管,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开启了新征程。麻醉科更是如鱼得水、生机勃勃。在吴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相继开展了颈内动脉斑块剥脱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胰腺癌根治术等10余项高难度手术,三四级手术由原来的20%增至60%,大中型手术达三级医院水平。年手术量从40年前的不足100例增至9000余例,疼痛门诊量近万例,椎间盘等微创手术也相继开展,使得我科整体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凡为过去,皆为序章;憧憬未来,前景灿烂。虽然掌声不属于你,鲜花不属于你,赞美和荣耀也不属于你,可你让我感到安全;感谢你在我最恐惧时,让我无所畏惧;感谢你在我受痛苦前让我安心地睡去。感谢你在我最失落时,让我不再害怕;感谢你与我一同战斗,向生命的极限挑战。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携手,让生命的尊严在这里绽放! 

责任编辑:贾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