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通知公告
新闻中心
招标公告
急诊科内,医务人员迅速为一名陷入深度昏迷的患者建立气管插管,用呼吸机维持她微弱的生命韵律。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丁小明查看患者情况后向团队强调:“这种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脊液循环障碍如同无形的绞索,随时可能夺命。但部分患者,可能有一线短暂的‘适应期’”命悬一线 抢抓生机在急诊科主任巨名飞团队的全力支持下,患者生命体征奇迹般地出现短暂稳定,意识也有一丝好转!丁小明强调:“这稍纵即逝的平稳期,正是决定生死的关键“窗口期”,必须立即行动!”雷霆出击 精准拆“弹”时间就是生命!医院立即启动“脑卒中一站式”绿色通道,快速锁定病根——后交通动脉上潜伏的巨大动脉瘤,如同颅内“炸弹”,随时可能再次破裂。丁小明当机立断:必须急诊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麻醉科、手术室无缝衔接,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术,成功夹闭巨大动脉瘤,彻底解除致命威胁。团队协作 重获新生术后,在SICU、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的通力协作和精心治疗下,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神经外科学科主任黄立军感慨道:“此类重症患者死亡率极高。此例成功,源于…
母乳被誉为婴儿的“第一剂疫苗”与“液态黄金”,它承载的不仅是营养,更是生命早期健康发展的基石。2025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北京怀柔医院妇产科举办多项活动迎接母乳喂养周的到来。01 开展《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知识讲座8月2日,孕妇学校开展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线上知识讲座,通过线下+线上课程的模式,将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孩子含接姿势、上班后的背奶方法等做出专业的指导。线上课程共34位孕妇参与;线下课程共有8位孕妇参与。02 开展《家有爸妈初长成》实操指导8月4日,产科病房开展母乳喂养相关实操指导,医务人员携带娃娃和乳房模型,在候诊区手把手教孕妇正确抱孩子喂奶的姿势,指导正确挤奶的手法,将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手册》送给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孕妇。针对已经分娩的产妇,医务人员在床旁耐心指导,确保每一位新手妈妈都能成功进行母乳喂养。当日受众孕产妇50人,发放宣传手册共50份。03 举办义诊咨询活动8月5日,妇产科在门诊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妇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魏晓丽,副主任顾来…
生活中多一次学习,就为孩子的安全多添一分保障。为了让更多人掌握“生命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一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北京怀柔医院儿科从今年1月起便积极行动:门诊新增两台电视大屏循环播放急救视频,病房则利用移动护理车开展教学,医护人员还对就诊及住院的患儿与家长进行现场指导,贴心举措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8月,儿科再添新助力——引入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具,让教学更直观、体验更深刻。候诊区和治疗区的患儿与家属均被这两款模型吸引,大家专注观看演示,更踊跃参与亲身体验。有家长模拟操作后难掩激动:“虽然是模拟,却特别逼真,看到‘异物’出来的那一刻,悬着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孩子们也纷纷表示,急救知识太重要了,学会后要回学校教给更多同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儿科精心挑选了更贴合需求的教具:婴幼儿适用婴儿气道阻塞模型。这款模拟人严格依据婴幼儿解剖与生理特点设计,手感真实,能让家长在实操中真切感受 “异物” 冲出的过程,掌握针对低龄儿童的急救要点。稍大儿童则可使用不同型号的海姆立克训练马甲,通过真实练习按压手法,…
近日,北京怀柔医院麻醉科、骨科在北京朝阳医院麻醉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芮燕的指导下,成功为91岁认知障碍、全程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半髋置换术。 91岁李奶奶(化名)意外股骨颈骨折需手术重建,由于患者认知障碍、瘦弱体格、全程房颤、心脏彩超严重异常(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功能减低,射血分数41%,左房极大:47×42×82mm,右房37×62mm ,肺动脉高压,三尖瓣瓣膜中-重度反流),无法配合行冠脉CTA检查评估冠脉情况,并且距上次心梗支架已经16年未复查过,这些不利因素让手术麻醉风险剧增。面对这一复杂情况,麻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罗树军聘请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芮燕加入,并以麻醉科为核心枢纽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术前结合患者认知障碍、极瘦弱体质、心功能差等病情,确定全身麻醉方案。从诱导药物选择,到术中血流动力学精准调控,再到术后带管转运SICU衔接,逐一细化,让麻醉方案成为生命“安全锁”;协调骨科副主任医师钱亮、杨伟强,主治医师孙顺强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压缩手术时长至55分钟“黄金标准”,模拟房颤加重、血…
近日,北京怀柔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名复杂腹股沟复发嵌顿疝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该手术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院普外科在疑难腹外疝诊治领域的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也为更多复杂疝病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患者董某为老年男性,曾因腹股沟疝接受过传统修补手术,但术后复发并出现嵌顿,肠管卡压超过20小时导致剧烈疼痛,随时可能发生肠坏死,情况危急。由于局部组织粘连严重、解剖结构紊乱,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可能损伤血管、神经或肠管,对术者的经验和技术要求极高。 面对挑战,普外科团队在副主任(主持工作)谭社荣的带领下,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采用腹腔镜下嵌顿疝松解、修补技术,在精细分离粘连组织后,成功还纳嵌顿肠管,并利用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既避免肠管坏死切除肠管,又确保修补牢固降低再次复发风险。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此次高难度复发嵌顿疝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我院普外科在复杂疝病微创治疗方面的技术突破。近年来,科室不断引进先进术式,优化围手术期管理,使复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