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通知公告
新闻中心
招标公告
为确保医院安全,我院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排查安全隐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医院安全无虞。召开专题会议 明确责任分工8月25日下午,北京市怀柔医院召开了“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保障工作部署会”。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共计112人参加。安保科副科长刘冬冬部署了医院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围绕防诈骗、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水暖气热供应安全、危化品安全以及安全保卫等六大关键领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专项部署。党委书记彭玉霞强调:全院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重要性。在交通安全方面,严禁任何形式酒后驾车行为,坚决杜绝闯红灯、超载、超速以及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严禁将电动车及其电池带入楼宇内进行充电,必须前往正规的充电场所进行安全充电。同时,要严格贯彻落实“一盔一带”的安全规定,骑行电动自行车时,佩戴3C认证安全头盔,确保每一位职工出行安全。院长汪阳…
为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8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对怀柔教学医院进行了暑期教学检查。燕京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红,教学副院长鄢雯,教学办副主任曹慧慧一行参加检查。怀柔教学医院党委书记彭玉霞,常务副院长于鹏,副院长吕久来、田勇,科教科科长孟凡荣,以及教研室主任代表和科教科相关人员全程陪同。会上,怀柔教学医院科教科科长孟凡荣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作了全面汇报,内容涵盖教学工作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以及“十五五”规划展望,系统展示了教学工作的成果与亮点。汇报结束后,双方领导就教学工作质量、统一教学效果同质化、“十五五”规划进行了座谈交流。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红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检查不仅是一次常规督导,更是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学院将启动教学医院量化考核机制,并将年度教学考核结果作为承接本科教学任务的重要参考依据。怀柔教学医院党委书记彭玉霞首先对学校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她强调,自承担教学任务以来,医院始终将教师培养…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常由轻微外伤、脑萎缩等因素引发。患者多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无力、意识模糊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偏瘫、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以往,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能快速解除占位效应,缓解症状。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治疗原理清晰且精准。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与脑膜中动脉持续向血肿腔供血密切相关,就像“水源”不断充盈“水池”。该手术通过导管技术,经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等微创入路,将栓塞材料精准送达脑膜中动脉,阻断其对血肿的血液供应。失去“供血源”后,血肿会逐渐被人体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病例 1王某某,男性,66岁,左侧慢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后17天,复查CT血肿量相较引流术后再次增多,神经外科通过微创介入方式,实施脑膜中动脉栓塞手术,术后3个月复查,硬膜下血肿几乎消失。病例 2李某某,男性,71岁,左侧大量慢性硬膜下血肿,正常脑结构受压移位,头晕明显,术后4个月复查,硬膜下血肿消失,头晕症状逐步缓解。病例 3魏某某,…
8月26日清晨,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和怀柔区卫健委统一部署,北京怀柔医院2025年度"组团式"援蒙医疗专家、骨科医生王超群前往内蒙古四子王旗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工作。自2022年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北京怀柔医院累计派出骨科、呼吸科、护理等7个专业的9位专家前往内蒙古四子王旗人民医院,为当地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其中护理专家刘霞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被延期留用,继续担任四子王旗人民医院执行院长职务。8月25日,医院召开行前座谈会为援蒙干部送行。党委书记彭玉霞,党委副书记、院长汪阳,常务副院长于鹏,副院长贾凯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会议。会上,副院长贾凯充分肯定了援蒙干部讲政治、顾大局的担当精神。常务副院长于鹏着重强调了人身安全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表示医院将随时提供必要支持。党委书记彭玉霞表示本次帮扶核心任务是帮助当地医院建立创伤中心,强调了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同时嘱咐援蒙队员要严格遵守当地规定,做好防风防寒准备,坚守医疗安全底线。院长汪阳指出援蒙工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个人成长机遇,鼓励队员虚心…
为更好地守护辖区内居民及儿童呼吸道健康,提高女性朋友自身健康保健意识,普及儿科急救知识,8月22日上午,北京怀柔医院副院长冯晓凯,挂职北京怀柔医院副院长、北京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晓艳带领儿科、呼吸科、妇产科专家团队走进航天工程大学社区,开展“童”呼吸 助成长健康义诊活动,为儿童和居民们送去优质医疗服务。活动中,妇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魏晓丽以“更年期综合征”为题进行科普讲座,围绕更年期近期症状、远期危害及如何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副院长、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冯晓凯就患者体检报告关于肺部疾病问题进行了耐心分析和专业解答。针对家长们最关心的儿童呼吸道健康和生长发育问题,副院长张晓艳、儿科副主任赵春华、孟晔锴副主任医师组成的专家团对就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为家长们一对一进行答疑解惑,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给出初步诊断和个性化建议。家长们纷纷表示:“平时带娃看病挂号不容易,这次专家走进社区,在家门口就能咨询,实在太方便了。”在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区,儿科主任…
在无影灯下,有一群默默守护生命的“隐形”医生,他们不是手术的主角,却是每一台手术安全与平稳的基石。北京怀柔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罗树军(主持工作),正是这群生命守护者中的杰出代表。凭借其精湛的医术、深厚的仁心、卓越的贡献与担当,他荣获北京怀柔医院第二届“十佳医师”光荣称号,实至名归。一、精研术业,学术临床双馨的麻醉专家罗树军医生的专业履历令人瞩目。他不仅是院内骨干,更在北京麻醉学界担任重要角色: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怀柔区麻醉质控中心主任等多个学术职务,彰显了其专业能力获得的广泛认可。他在《临床麻醉学》、《广东医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篇,获怀柔区科技进步奖2次,并完成了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这份沉甸甸的学术积淀,为他精准驾驭各类复杂麻醉、守护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二、勇挑重担,援疆抗疫彰显党员本色为了区域医疗的共同进步,他主动请缨,援疆一年,被授予“优秀援疆医生”,当地同事发来长文盛赞其“带…
近日,一名74岁高龄男性患者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左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被紧急送至北京怀柔医院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其右侧颞叶大面积脑出血,出血量高达70ml,生命危在旦夕。病情就是命令!我院神经外科中心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展开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病情凶险复杂高龄挑战叠加患者入院时已意识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严重受限。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脑出血,更是一场由隐藏的“血管炸弹”——脑动静脉畸形(AVM) 破裂引发的灾难。更棘手的是,患者年事已高,发病前已存在认知障碍,且后续检查发现,他还合并有多发的头颈部血管严重狭窄(包括颈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盗血综合征。这意味着患者的大脑不仅遭受着出血的打击,还长期处于“缺血”的威胁之下,病情极其复杂危重,对地区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提出了极致挑战。精准评估、果断决策高难度手术根除病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血肿的压迫持续损伤着大脑神经。我院神经外科宋立新介入团队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DSA),充分了解动静脉畸形的构造,明确了其由大脑中动脉多个分支供血,经粗大静脉向颞底引…
2025年8月18日上午,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表达对北京地区医师的关心和爱护,弘扬医师的职业精神,北京医师协会领导一行莅临北京怀柔医院,围绕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 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慰问捐赠及座谈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郭积勇,副秘书长张玉兰,曾丽华老师;怀柔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杜秉利;北京怀柔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阳,党委书记彭玉霞,常务副院长于鹏,副院长贾凯、田勇,以及院办、医务科、肝胆外科、神经内科、肿瘤科、120急救中心等多个科室的主任参加座谈。座谈会前,在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杜秉利,我院院长汪阳、党委书记彭玉霞陪同下,北京医师协会领导一行人先后参观了我院急诊和门诊区域。在急诊大厅,汪阳院长详细介绍了急诊的布局规划,实地查看了急诊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包括急诊导管室、手术室、监护室的设备配置、信息系统的实时数据更新等,郭会长对急诊高效有序的运转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座谈会上,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郭积勇向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8月18日、19日,我院党委书记彭玉霞、院长汪阳带领院领导班子和职能科室相关人员分成4组,深入急诊、门诊、住院一部、住院二部、感染疾病科等一线岗位,向坚守在医疗救治岗位上的全体医务人员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并送上蛋糕和鲜花等慰问品。“大家辛苦了!感谢你们日复一日的坚守,用专业和奉献守护群众健康。”每到一处,院领导与医务人员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大家的工作情况、排班安排,叮嘱大家在专注工作的同时,务必做好自身健康防护。同时强调医务人员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白衣战士”,医院将持续改善工作条件、优化保障机制,为大家安心工作保驾护航。医务人员表示:“领导的关心让我们倍感温暖,今后会继续以更高标准做好医疗服务,不辜负患者信任。”急诊科120怀柔急救分中心感染疾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肿瘤血液科泌尿外科、疼痛科骨科普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儿科妇科产科病理科麻醉科SICU消化内科康…
德为技之本技为德之翼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医者的天职与使命就是守护生命完美融合“德馨于行”与“技精于勤”真正托举起生命的重量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甘于奉献 大爱无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医路漫漫惟初心可越山海岁月长河以坚守映照仁心从医35载从芳华到白发秉承高尚医德彰显医者仁心锤炼精湛医术护佑人民健康从急诊室的灯火通明到病房里的日夜守护从手术台的精准操作到诊室里的耐心问诊你们以“生命至上”为信念用专业驱散病痛用坚守筑牢防线用温情抚慰人心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与未知的挑战你们从未退缩始终是患者眼中最可靠的“光”是守护人民健康最坚实的屏障愿你们始终保持对医学的热爱与敬畏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收获更多荣光与温暖
各位同仁: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北京怀柔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谨向所有辛勤耕耘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健康促进一线护佑人民健康的医师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向所有为医院发展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职工、离退休前辈致以诚挚的慰问!向在全院医务工作者背后给予理解和支持的家属致以衷心的感谢!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这既是对医者职业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全体医师始终恪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刚刚过去的抗洪抢险任务中,你们用专业和担当筑起了守护生命的堤坝,展现了医者仁心的无限光辉。一年以来,全院医师及干部职工在市、区两级卫生健康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北京朝阳医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技术创新,就医流程显著改善,住院一部、二部高效运行,多科室顺利搬迁扩容,托管合作实现新突破,三级综合医院复审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医院…
一袭白衣担日月,仁心守护万家宁。8月18日,北京怀柔医院举办“深耕细作夯基础 精准发力提质效”第八届“中国医师节”主题系列活动暨表彰大会。旨在弘扬医者仁心精神,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继续发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崇高职业精神。活动分为 "深耕细作夯基础 精准发力提质效”三基三严知识竞赛和第八届 "中国医师节"主题系列活动暨表彰大会两部分。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杜秉利、医院党政班子成员、从医35年医师代表、十佳医师、中层干部、责任主治医师、学科骨干、统战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干部及全体非值班医师等共200余人参加。活动由黄柱、崔爽主持。“深耕细作夯基础 精准发力提质效”三基三严知识竞赛本次竞赛得到了全院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来自各个科室的10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竞赛内容涵盖三基三严;十八项核心制度;医师法、医保、物价、疾控、院感等相关知识;行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民法典相关内容。竞赛共分为4个环节,分别为个人必答题、团队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比赛过程中,各代表队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平…
近日,北京怀柔医院心内科成功应用“震波球囊技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医院在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治疗水平上的新突破。患者高先生今年64岁,因“晕厥1天”入院,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提示心脏三支主要血管(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均存在严重狭窄,其中右冠状动脉近段至中段血管壁出现360°环形钙化,就像血管生了“骨刺”,坚硬如“钢筋水泥”。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心内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任进平带领副主任医师张波涛、主治医师王慧敏立即召开团队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考虑到病变钙化严重,切割球囊、冠状动脉旋磨术等“高强度”技术或许可行,但容易引起冠脉夹层甚至冠状动脉穿孔,风险较高。治疗团队经过综合考虑,决定聘请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全来院指导冠状动脉震波球囊技术,击碎血管“钢筋水泥”般的钙化病变。8月13日,治疗团队使用震波球囊3.0*12mm放置病变部位,进行了八个循环80次的冲击治疗,术后复查IVUS,提示环状钙化被碎裂,裂痕明显,血管腔明显增大,这代表像…
开栏语: 守护大脑,分秒必争!北京怀柔医院卒中中心推出全新专栏《卒中介入,让爱传递》,聚焦急性卒中救治最前沿技术——颅内动脉取栓术,颅内外支架,动脉瘤栓塞等微创技术。我们将回顾上月救治成果,分享卒中防治知识,展现多学科协作力量,为您揭开“时间就是大脑”背后的生死时速。敬请关注!核心速递7月救治成果:北京怀柔医院神经介入团队凭借高效绿道与精湛技术,成功为4名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所致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取栓手术,全部取得良好效果!救治关键: 快速绿道是基础,精湛取栓技术是核心武器!技术聚焦:颅内动脉取栓术——开通堵塞的“生命河道”当颅内供血的主干道(大血管)被血栓突然堵塞,脑组织将面临灾难性的缺血坏死,这就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致死致残率极高。颅内动脉取栓术,正是国际公认、目前治疗此类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微创介入手段,将取栓装置精准送达堵塞部位,“擒获”并移除血栓,快速恢复血流,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这是一项对团队经验、技术和协作要求极高的“高精尖”手术。怀柔力量:三级卒中中心构筑生命防线北京怀柔医…
高龄遇上巨大肿瘤,肾衰透析合并甲旁亢,甲状腺癌需彻底清扫淋巴结……这些被业界视为“手术雷区”的复杂四级甲状腺手术,近日逐一被我院普外科甲状腺团队攻克。在这一系列高难度手术中,患者喉返神经受损率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均远低于文献报道平均水平,达到业内先进水准。今年82岁患者孟奶奶被一个深埋胸骨后有成年人拳头大小的巨大甲状腺肿瘤扼住“生命通道”多年——气管被挤压变形,最窄处仅剩5毫米缝隙,每一次呼吸都极其困难。加之老人高龄,且肿瘤位置深陷,手术空间严重受限,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或窒息。普外科甲状腺团队迎难而上,手术中团队凭借毫米级精细解剖技艺,在神经血管密布的狭窄空间内稳准游离,完整切除巨瘤,完美规避喉返神经及旁腺损伤,手术用时不到2小时,且出血量极少。患者术前颈部图片患者术前颈部CT普外科甲状腺团队手术中切除的甲状腺巨大肿物压迫解除后的孟奶奶当即畅快呼吸,长久无法平卧的她终于能安然躺下,酣然入睡。“以前不敢想的手术,在这里变成了现实!”孟奶奶的心声就是对治疗团队的最大褒奖。甲状腺手术的终极…
急诊科内,医务人员迅速为一名陷入深度昏迷的患者建立气管插管,用呼吸机维持她微弱的生命韵律。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丁小明查看患者情况后向团队强调:“这种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脊液循环障碍如同无形的绞索,随时可能夺命。但部分患者,可能有一线短暂的‘适应期’”命悬一线 抢抓生机在急诊科主任巨名飞团队的全力支持下,患者生命体征奇迹般地出现短暂稳定,意识也有一丝好转!丁小明强调:“这稍纵即逝的平稳期,正是决定生死的关键“窗口期”,必须立即行动!”雷霆出击 精准拆“弹”时间就是生命!医院立即启动“脑卒中一站式”绿色通道,快速锁定病根——后交通动脉上潜伏的巨大动脉瘤,如同颅内“炸弹”,随时可能再次破裂。丁小明当机立断:必须急诊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麻醉科、手术室无缝衔接,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术,成功夹闭巨大动脉瘤,彻底解除致命威胁。团队协作 重获新生术后,在SICU、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的通力协作和精心治疗下,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神经外科学科主任黄立军感慨道:“此类重症患者死亡率极高。此例成功,源于…
母乳被誉为婴儿的“第一剂疫苗”与“液态黄金”,它承载的不仅是营养,更是生命早期健康发展的基石。2025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北京怀柔医院妇产科举办多项活动迎接母乳喂养周的到来。01 开展《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知识讲座8月2日,孕妇学校开展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线上知识讲座,通过线下+线上课程的模式,将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孩子含接姿势、上班后的背奶方法等做出专业的指导。线上课程共34位孕妇参与;线下课程共有8位孕妇参与。02 开展《家有爸妈初长成》实操指导8月4日,产科病房开展母乳喂养相关实操指导,医务人员携带娃娃和乳房模型,在候诊区手把手教孕妇正确抱孩子喂奶的姿势,指导正确挤奶的手法,将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手册》送给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孕妇。针对已经分娩的产妇,医务人员在床旁耐心指导,确保每一位新手妈妈都能成功进行母乳喂养。当日受众孕产妇50人,发放宣传手册共50份。03 举办义诊咨询活动8月5日,妇产科在门诊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妇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魏晓丽,副主任顾来…
生活中多一次学习,就为孩子的安全多添一分保障。为了让更多人掌握“生命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一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北京怀柔医院儿科从今年1月起便积极行动:门诊新增两台电视大屏循环播放急救视频,病房则利用移动护理车开展教学,医护人员还对就诊及住院的患儿与家长进行现场指导,贴心举措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8月,儿科再添新助力——引入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具,让教学更直观、体验更深刻。候诊区和治疗区的患儿与家属均被这两款模型吸引,大家专注观看演示,更踊跃参与亲身体验。有家长模拟操作后难掩激动:“虽然是模拟,却特别逼真,看到‘异物’出来的那一刻,悬着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孩子们也纷纷表示,急救知识太重要了,学会后要回学校教给更多同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儿科精心挑选了更贴合需求的教具:婴幼儿适用婴儿气道阻塞模型。这款模拟人严格依据婴幼儿解剖与生理特点设计,手感真实,能让家长在实操中真切感受 “异物” 冲出的过程,掌握针对低龄儿童的急救要点。稍大儿童则可使用不同型号的海姆立克训练马甲,通过真实练习按压手法,…
近日,北京怀柔医院麻醉科、骨科在北京朝阳医院麻醉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芮燕的指导下,成功为91岁认知障碍、全程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半髋置换术。 91岁李奶奶(化名)意外股骨颈骨折需手术重建,由于患者认知障碍、瘦弱体格、全程房颤、心脏彩超严重异常(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功能减低,射血分数41%,左房极大:47×42×82mm,右房37×62mm ,肺动脉高压,三尖瓣瓣膜中-重度反流),无法配合行冠脉CTA检查评估冠脉情况,并且距上次心梗支架已经16年未复查过,这些不利因素让手术麻醉风险剧增。面对这一复杂情况,麻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罗树军聘请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芮燕加入,并以麻醉科为核心枢纽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术前结合患者认知障碍、极瘦弱体质、心功能差等病情,确定全身麻醉方案。从诱导药物选择,到术中血流动力学精准调控,再到术后带管转运SICU衔接,逐一细化,让麻醉方案成为生命“安全锁”;协调骨科副主任医师钱亮、杨伟强,主治医师孙顺强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压缩手术时长至55分钟“黄金标准”,模拟房颤加重、血…
近日,北京怀柔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名复杂腹股沟复发嵌顿疝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该手术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院普外科在疑难腹外疝诊治领域的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也为更多复杂疝病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患者董某为老年男性,曾因腹股沟疝接受过传统修补手术,但术后复发并出现嵌顿,肠管卡压超过20小时导致剧烈疼痛,随时可能发生肠坏死,情况危急。由于局部组织粘连严重、解剖结构紊乱,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可能损伤血管、神经或肠管,对术者的经验和技术要求极高。 面对挑战,普外科团队在副主任(主持工作)谭社荣的带领下,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采用腹腔镜下嵌顿疝松解、修补技术,在精细分离粘连组织后,成功还纳嵌顿肠管,并利用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既避免肠管坏死切除肠管,又确保修补牢固降低再次复发风险。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此次高难度复发嵌顿疝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我院普外科在复杂疝病微创治疗方面的技术突破。近年来,科室不断引进先进术式,优化围手术期管理,使复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