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风采】高压氧科丨张春生:呼吸纯氧气 健康享人生
张春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从事高压氧临床工作30余年,担任北京怀柔医院高压氧科主任15年,参与筹建北京怀柔医院三台氧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用氧舱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开展重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气管切开、多重耐药菌感染、多发复合伤等危重症患者舱内救治工作。
学术任职有: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高压氧与神经修复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高压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委员等。
1994年,我院成立高压氧科,同年引进一台6人空气加压氧舱用于治疗病人。张春生在科室成立之初积极带领团队远赴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行培训学习。期间,她深入氧舱生产车间,学习观摩氧舱的生产、制造和检验等多项流程。为推动我院高压氧治疗水平快速发展,张春生于同年带领团队到全军高压氧医学中心(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她系统学习了潜水医学、高压氧医学、氧舱操作、危重症患者的氧舱内救治等。她将这些知识带回医院,所学化为所用,完成我院第一台氧舱安装、检验和验收工作,确保我院高压氧科顺利开诊,救治了大量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与家庭。
多年来,国家氧舱标准逐渐更新,张春生不断学习氧舱新国标、新技术、新知识,及时更新换代我院氧舱设备,保障我院医用氧舱安全运行。目前已更新至第三台氧舱,为中型2舱4门方型空气加压氧舱,可同时治疗患者16人。
2017年11月,我院建立“北京北部地区CO中毒救治网络”,救治半径辐射昌平、密云及河北丰宁等地, 同时开通急危重症患者转至北京朝阳医院救治或高压氧专家到我院指导抢救的绿色通道。目前,该网络共救治中毒患者1800余人次,其中我院救治640余例,超总量三分之一。
近年来,张春生积极带领科室参加“高压氧医学主题宣传和患者体验周”活动,旨在不忘高压氧的初心,深入理解高压氧医学的内涵;参与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空中大查房,线上专家团队解答和经验交流;加入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专科研联体,致力不断提升我院高压氧科科研能力。
三十年间,我院高压氧科共计治疗各种类型缺血缺氧性疾病患者16000余例,年均治疗近万人次。其中救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有害气体中毒患者6000余例,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及其后遗症、颅脑损伤、脑血管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认知障碍、突发性耳聋、放射性损害、创伤的修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各种神经损伤、脊髓损伤、亚健康状态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更好、更优、更快服务患者,张春生带领一名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高压氧科治疗团队采用一医一护两班倒模式,可以满足患者全年360天不停诊治疗,24小时急诊开舱救治,随时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后遗症患者和各种类型的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氧疗服务。
高压氧治疗是随着人类对高气压认知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学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通过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是指采用空气为压力介质,用于治疗的载人压力容器。通过向舱内加压,使舱压升至治疗压力,患者通过面罩、头罩、氧帐等方式呼吸高浓度的医用氧气,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次可容纳多个病人进舱治疗,治疗环境轻松;允许医务人员进舱,利于危重病人和病情不稳定病人的救治;如有必要可在舱内实施手术。
张春生团队介绍
蔡兆国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有多年急诊急救经验,擅长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治,对突发性耳聋、四肢创伤、脑血管病的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等危重症患者的舱内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冯梅
主管护师,有多年氧舱操作和舱内陪护经验。
王艳
主管护师,有多年氧舱操作和舱内陪护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