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怀医科普】全身情况对拔牙的影响

作者:郇颖 来源:口腔科
字号: + - 14

Q:拔牙是不是想拔就能拔?

A:当然不是,拔牙前需要评估你的身体情况是否能承受拔牙所带来的创伤。

那么哪些情况或者疾病对拔牙有影响呢?

拔牙 “十一大禁忌”             

NO.1 月经期女生

经期时凝血功能下降,伤口容易流血不止,如果碰上需要拔掉一些复杂的阻生智齿,伤口比较大,伤口难愈合,而且这时的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容易增加感染风险。

NO.2 孕期准妈妈

准妈妈怀孕期间尽量不要拔牙,避免引发流产、早产。如果必须要拔,在妊娠期4-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相比较对妊娠没有太大影响。

Tips:准备怀宝宝前最好到口腔科做一个全面的口腔检查

微信图片_20240703083526.png

NO.3 感冒时期

感冒时抵抗力下降,身体也较为虚弱,拔牙本身也是一种有创治疗,这时拔牙有可能会并发细菌感染,严重会导致败血症。

NO.4 高血压

根据WHO的血压界定<120>140/90mmHg为异常血压,介于二者之间为临界血压,如果拔牙前血压没有控制好,加上拔牙带来的紧张焦虑,很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所以血压高于180/100mmHg时,要先控制好血压后再拔牙。

微信图片_20240703083528.png

NO.5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拔牙后发生术后感染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正常人,拔牙创口的愈合也较正常人更慢一点。拔牙最好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

微信图片_20240703083530.png

NO.6 心脏病

一般心脏病患者,如果心脏功能尚可,是可以拔牙的,但是如果半年内有心肌梗死病史,近期内有心绞痛情况发生,或有下肢水肿等情况建议暂缓拔牙。必须拔牙时,建议到有条件的正规医院在心电监护下拔牙,以防出现心血管意外等情况。

微信图片_20240703083532.png

NO.7 肝、肾功能异常

急性肝炎建议暂缓拔牙;慢性肝炎要在拔牙前做凝血功能检查。肾功能异常患者,术前完善检查,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再进行拔牙。

NO.8 血液疾病

WHO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为: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建议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再拔牙,急性白血病要暂缓拔牙。

NO.9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因为感染、手术、焦虑引起甲状腺危象,严重还会引起衰竭甚至死亡,要在甲状腺功能平稳的啥情况下再去拔牙。

NO.10 服用抗凝药物

服用抗凝药物时需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INR)控制在1.5-2之间可以考虑拔牙,服药阿司匹林需要停药至少3日,停用氯吡格雷一周左右可以拔牙。

NO.11 急性炎症期

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软组织损伤加重、疼痛加剧、凝血障碍以及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

★所以进行拔牙手术前应当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全身情况,术前一定要检查血常规及凝血情况,我们自己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