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回首一年援疆路 不忘一生援疆情

作者:朱彤 来源:党办
字号: + - 14

只有充分认识对口援疆工作的重大意义,才能切实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不断增强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毫不懈怠的责任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带着这份使命与责任,我院麻醉科医生彭鹏于2023年5月10日不远万里去到新疆,担任墨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成为了北京市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医生当中的一员。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彭鹏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一年当中,彭鹏致力于科室建设、梯队人员培养、医疗技术等各个方面,生活作风简朴、工作认真严谨,团结医院各位同事和驻地的援友,时刻秉持着“首善、实干、团结、奉献”的援疆精神。

手把手带教

提升麻醉科整体业务水平

为了在墨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彭鹏采用“手把手”带教,以“师带徒”模式开展“输血、造血”工作。每日参加科室早交班及相关危重患者的讨论和会诊,进行科室内培训20余次,院级授课3次,与后方医院视频会诊及相关业务学习5次;参与完成危重患者的术中麻醉管理100余台;开展相关新技术教学若干项,包括术中心血管药物的应用,CPR的培训,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骶丛神经阻滞等。

完善科室设置

提升疼痛门诊治疗水平

墨玉县人民医院疼痛门诊建立于2022年6月,由于未建立疼痛门诊治疗室导致从未诊治疼痛相关病人,2022年下半年的门诊量仅为790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不足。为了促进疼痛门诊发展、提升疼痛门诊诊疗水平,彭鹏每周出专家门诊2-3天,培养出疼痛相关医生2名,传授相关诊疗技术20余项,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带状疱疹、膝骨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治;建立专门的疼痛门诊治疗室,累计诊治患者1000余次,极大减轻了当地疼痛类患者的痛苦,获得了众多患者的好评,收到数面患者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

彭鹏到墨玉县人民医院任职的第一周,就接诊了一名维吾尔族青年患者,他坐在轮椅上,满脸憔悴,甚至连独立站立都做不到。那时,患者告诉他,左髋部疼痛已有2年了,试过很多治疗方法,但都不见起色,这次发病更严重,已有10余天不能行走,即使躺下也只能保持一个姿势。疼痛让他饱受折磨,睡眠和饮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患者已经感受到焦虑,身心受挫。彭鹏对患者进行重点查体后,发现患者左臀部梨状肌处有明显的压痛,持腿抬高试验阳性,梨状肌试验阳性等,结合患者的腰椎核磁显示,未见明显的腰骶丛受压表现,初步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建议患者到疼痛门诊进行规律治疗。彭鹏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了3次精确治疗,症状很快得到了明显改善。看到患者渐渐露出笑容,彭鹏也感到非常欣慰,这使他的援疆之心,倍受鼓舞、更加坚定。

尽己所能

多方面开展援疆工作

彭鹏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走向最边缘”,送医下乡等各类义诊帮扶活动,为众多农村边远群众解决了被各种疼痛疾病困扰的难题。在墨玉县人民医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中结合当地医疗特点,科室基本情况以及后方医院各种优势,协助完善了科室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协助和田地区妇幼保健院相关工作,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宫腔镜检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剖宫产、无痛分娩等诸多手术。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当地文化活动,通过“医师节”、“朗诵比赛”、墨玉县好声音等活动,和当地的同事交往交流交融,让自己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载体,也体现了作为一名来自北京的援疆医生的风采。

5月15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召开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医生总结表扬会,对54名援疆医生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优秀援疆医生进行了通报表扬,彭鹏作为墨玉县工作队医生代表发言。墨玉县人民医院“优秀医疗团队干部”称号、中共墨玉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优秀援疆医生”称号、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优秀援疆医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2023年考核优秀,记嘉奖一次”等等荣誉不仅是对彭鹏援疆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以后工作再接再厉的鞭策。

谈及援疆感悟,彭鹏说:“援疆工作即将结束,但援疆情谊一生不忘。我将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初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王蔚精神,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源源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