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怀医科普】警惕身边的隐形杀手:藜芦中毒认识与防范

作者:李沐桐 来源:急诊科
字号: + - 14

藜芦,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中被用于祛风除湿、止痛等多种功效。然而近日北京怀柔医院急诊科收治了因误服藜芦而中毒的病例。患者一家将藜芦误认为野菜山葱,服用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入抢救室监测血压下降,心动过缓。通过急诊医生的积极抢救,最终患者转危为安,顺利出院。那么什么是藜芦?为何它会成为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藜芦中毒的神秘面纱。

藜芦的基本介绍

微信图片_20240507092432.jpg

藜芦,学名Aconitum kusnezoffii,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和茎部富含生物碱,尤其是乌头碱,这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在中医中,经过适当处理的藜芦可以入药,但如果使用不当,尤其是未经专业人士指导擅自使用或误服生的或未经处理的藜芦,就可能导致中毒。

误服藜芦后的中毒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这是因为藜芦中的生物碱对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肌肉震颤、肢体麻木,甚至可能出现抽搐和昏迷。

循环系统症状:如心跳加快、低血压,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停跳。

其他症状:如发热、寒战、皮肤潮红或发紫等。

如何预防藜芦中毒

提高认识:应加强对藜芦及其毒性的认识。切勿自行购买或采集使用生藜芦,即使是购买加工过的药材,也应在中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妥善保管中药材:将中药材放在儿童和宠物触及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普及中药材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误服藜芦后的急救措施

立即催吐和洗胃:在确保患者意识清醒且气道畅通的情况下,可用手指或干净的工具轻轻刺激咽喉部,诱导呕吐,并尽快就医进行洗胃治疗,以减少毒素吸收。

携带样本就医:如果可能,携带未食用完的藜芦样本或照片一同前往医院,这将有助于医生快速确定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避免自行给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应随意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藜芦虽然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但是使用不当会导致严重的中毒后果。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预防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一旦中毒,应迅速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公众应加强对藜芦及其毒性的认识,从源头上遏制中药中毒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