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我院开展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解决患者颅内“不定时炸弹”

作者:张文龙、宋立新 来源:神经外科
字号: + - 14

近日,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阳的带领下,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应用新型 Pipeline Flex With Shield Technology血流导向装置为一名来自唐山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新型Pipeline Flex With Shield Technology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的顺利开展,也填补了我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微信图片_20240429081314.jpg

患者谭女士家住唐山,在当地医院行脑血管核磁共振发现颅内存在左侧颈内动脉瘤,为了进一步治疗,慕名来到我院就诊。神经外科第一时间为患者完善了脑血管造影,发现患者不仅在左侧颈内有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还有一个更大的动脉瘤。汪阳院长查看患者影像资料后,认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较小,可以暂时观察,但右侧颅内动脉瘤建议手术干预。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谨慎的术前讨论以及完善药物准备后,汪阳院长带领神经外科医生,在手麻科及介入医学科的配合下,为患者在全麻下置入Pipeline Flex With Shield Technology 血流导向装置,手术仅用时1小时,过程顺利、支架贴壁良好。

术后谭女士麻醉清醒返回普通病房,次日便下地活动,出院前她特地为汪阳院长和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这名患者为宽颈囊性动脉瘤,对于目前介入治疗的常用方式有弹簧圈单纯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以及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考虑到对宽颈动脉瘤的更高治愈率以及更低的手术并发症,植入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为首选方案。”汪阳院长介绍:“密网支架专业名称为血流导向装置,是近年神经介入医生的‘新武器’,通过密网支架的高金属覆盖率和高网孔率设计,对局部血流进行重塑,将载瘤动脉向动脉瘤内的冲击血流导向远端正常血管,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改善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使密网支架外的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实现动脉瘤的闭塞。”

微信图片_20240429081316.jpg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技术改变了传统治疗理念,将以往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由单纯“填坑”转变成了“重新铺路”,较传统的瘤体内填塞手术流程更优化、手术时间更短、安全性更好、治疗效果令患者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