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近八旬老人颅内“不定时炸弹”成功拆除!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守护生命奇迹

作者:于永太 宋立新 来源:神经外科
字号: + - 14

颅内动脉瘤被称为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近日,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汪阳院长的带领下,成功为一位78岁的老奶奶拆除了这颗“炸弹”,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78岁的肖奶奶因突发头痛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被确诊为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脑动脉血管壁局部异常膨出形成的瘤样结构,它就像隐藏在脑血管中的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一旦破裂,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昏迷,甚至死亡。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手术风险更是成倍增加。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汪阳院长亲自带领神经外科团队迅速展开MDT多学科讨论。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对于高龄患者风险极高;而微创介入栓塞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更适合肖奶奶的治疗方案。

2.jpg

即使确定好介入治疗的方案,此例患者仍面临“五难”的特殊情况:

①动脉瘤处于血管远端,患者高龄血管通路迂曲,难以到位;

②载瘤动脉近端重度狭窄,管径只有0.6mm,只能通过一根0.5mm的微导管,难以安全通过,操作时间稍长就会堵塞血流造成载瘤动脉血栓;

③血管狭小不能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呈分叶状宽颈,弹簧圈难以成篮并保证载流动脉通畅;

④患者高龄,患有多种基础病,体质一般,麻醉难以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并保障患者术中安全;

⑤患者高龄,体重大,有慢性肺部疾病,术后难以管理。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科、导管室、影像科多学科紧密配合,手术正式开始。术中,汪阳院长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将微导管精准送达动脉瘤部位,随后通过微导管将柔软的弹簧圈送入动脉瘤腔内,逐步填充栓塞,成功将动脉瘤与正常血管隔离,彻底消除了破裂风险。

3.jpg

整个手术过程紧张有序,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精心护理,肖奶奶恢复良好,很快就可以下床活动。术后3天,肖奶奶顺利康复出院。出院时,肖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激动地说:“你们人品好,医术高,救了我一条命,太谢谢你们了!”

4.jpg

近年来,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在汪阳院长的带领下,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在颅内动脉瘤等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微创介入栓塞手术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先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温馨提示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等疾病带来的风险。

专家介绍

2.jpg

黄立军

主任医师

1991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担任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每年诊治各种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狭窄等各类病人千余人。

擅长领域: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诊断和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五层神经外科

3.jpg

宋立新

副主任医师

2007年于北大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学习毕业,硕士学历,多次到北京宣武医院进修。

擅长领域:介入治疗颅内外血管性疾病。脑外伤,出血及动脉瘤等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五层神经外科

4.jpg

丁小明

副主任医师

200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方向,硕士学历,师从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多次到北京宣武医院进修。

擅长领域:脑干出血、脑室出血、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和颅底肿瘤、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掌握脑血管搭桥、神经内镜及显微神经外治疗技术。涉猎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治疗。 

5.jpg

汪玮

副主任医师

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神经外科专业,本科学历。

擅长领域:脑出血、脑室出血、颅脑创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各类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五层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