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风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丨马秀红:细致温柔“肺”凡医者 一颗仁心“呼”佑健康
她是细致温柔的肺腑医生,从医28年坚持工作在呼吸临床一线;她是雷厉风行、思维活跃、精于钻研的学者型主任,是大家心中的好榜样,科室发展的领头羊。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品行以及丹心仁术的医德,早已深入每一位患者心中。她就是北京怀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马秀红。
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方秋红的指导下,马秀红带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阔步发展,切实做到为区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马秀红,北京怀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北京整合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北京市怀柔区伤残鉴定专家、多次获得怀柔区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两项。2023年、2009年分别在北京朝阳医院、北大医院进修学习、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2023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踏踏实实做学问,低调淡泊行医人”是马秀红践行的人生理念。20年前,她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因成绩突出获得“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年后,面对新冠疫情她再度逆行而上,在战“疫”前沿攻坚克难。因表现突出,2023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在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她经常这样说:“病人满意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为患者解决病痛更是我前行的动力!”
“打造学习型科室”是马秀红为科室长期发展定下的目标。多年来,她带领科室致力于积极推动大学科建设,确定学科发展方向,“请进来、送出去”,重视人才培养,分批次派出年轻医师进修学习支气管镜下检查、肺功能检查、呼吸睡眠监测等多项专科技能,使科室整体能力显著提高。她带领全科组织多种形式的专业学习、提高科室人员危重症、少见病、疑难病诊治水平,力争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症病在区内解决,减少老百姓去市里看病的奔波与周折。
“树立品牌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是马秀红做好科室管理的法宝。为更好服务患者,她组织科室建立慢病管理群,让医护人员不定期对群里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科普,加大患者对医院的粘滞度,形成互动性好、稳定性高的就医习惯。对于年迈患者和行动不便患者,她更是做到上门出诊,到家里为老人问诊、查体,定期随访,叮嘱他们规律用药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不放心、去看一看”是她挂在嘴边、放在心里的话,每每提起这些患者的病情,马秀红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近年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同北京朝阳医院建立医联体,马秀红积极邀请北京朝阳医院专家方秋红以专家门诊、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手术、讲课等方式到我院呼吸科传授医疗与管理经验,使专科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学科建设得到显著提升。在市、区两级专业研讨会上,马秀红带领科室年轻医生和各单位同仁频频交流,加强联系,使呼吸科在诊治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用于临床诊疗工作,救治更多的患者,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在马秀红的带领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逐渐成长为技术、人才、科研成熟型科室。整个学科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在科室运营管理、医疗质量安全、人员梯队建设、科研教育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她重视科室人员培养、注重教学工作,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得到学生敬爱,曾获得“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多次荣获“优秀教学管理者”称号。
淡而愈浓,近而愈远。马秀红从医生涯严谨、细致、淡泊,坚持,她真正做到了医者仁心,“呼”佑健康,无愧使命!
马秀红团队骨干介绍
尹志洋
北京怀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长期从事呼吸科临床、科研及教学,擅长呼吸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支气管镜操作及治疗。北京肿瘤防治协会内镜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冯秋月
副主任医师,讲师。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2019年在北京朝阳医院脱产学习。毕业后长期从事呼吸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曾获北京怀柔医院优秀教师。擅长慢性气道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等的诊治。
王瑜君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呼吸内科工作十余年,积累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栓塞等疾病的诊疗。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雷万锋
副主任医师,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2016年--2017年曾在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呼吸危重症的诊疗及支气管镜检查。
李勇
副主任医师,200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任北京医学会呼吸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从事呼吸内科工作十余年,积累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栓塞、慢性咳嗽以及呼吸重症等疾病的诊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