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外地顽疾病患慕名来 怀医肌骨超声显奇效

作者:彭鹏 胡生俊 来源:疼痛科
字号: + - 14

近年来,北京怀柔医院疼痛科在北京朝阳医院郭瑞君教授团队的指导下,以及院领导大力支持和兄弟科室的帮助下,因其先进的肌骨超声引导下诊疗技术,吸引了众多外地病患来怀就医,怀医疼痛名声逐渐远扬。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336.png

2024年9月9日,一位来自河北沧州青县的患者,因长期备受肩周炎的困扰,疼痛难忍,夜不能寐,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得知怀柔医院疼痛科应用肌骨超声诊疗技术在治疗此类疾病效果显著后,他和妻子驱车200多公里,历时5小时前来怀柔医院就医。郭瑞君教授和王利刚主任在细致查体后,通过肌骨超声技术的精准诊断,确诊为肩袖损伤、冻结肩,后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盂肱关节囊液压松解及三角肌下滑囊抗炎注射治疗,治疗后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肩部活动度大幅提升,患者对我们这种先进的治疗技术赞不绝口。

同日,另一位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女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导致腰部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多方打听和了解后,她一早驾车400多公里,选择了怀柔医院疼痛科进行肌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和肌肉筋膜松解治疗,治疗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腰部活动度也明显改善,非常高兴。

肌骨超声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优势不容忽视。它能够实时、动态地显示肌肉、骨骼等组织的结构和病变,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依据。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治疗操作更加精确、安全,避免了传统治疗方式的盲目性和创伤性。此外,肌骨超声技术还具有无辐射、无创伤等优点,对患者身体无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疼痛治疗技术。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344.png

北京怀柔医院疼痛科成为朝阳医院肌骨超声培训基地

自2019年以来在郭瑞君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的帮助和指导下,我院疼痛科在肌骨超声的临床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上有了很大提升,各项工作指标屡创新高,2023年门诊量达到1.4万人次,外地患者近400人次,治疗量近1万人次,其中门诊治疗90%的患者均使用了肌骨超声引导这项先进技术。同时培训社区疼痛专科医、护人员16人,帮助怀柔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疼痛专科门诊,并熟练掌握肌骨超声技术,山区百姓不用舟车劳顿,在当地就能享受先进的治疗技术。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347.png

山西患者组团来怀柔医院疼痛科治疗

怀柔医院疼痛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和服务质量。郭瑞君教授团队为怀柔医院疼痛科在肌骨超声的临床应用、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评估及治疗上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指导。通过定期的培训、交流和会诊,提升了怀柔医院疼痛科的整体诊疗水平。怀柔医院疼痛科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多次疼痛治疗相关的培训会和交流活动,如“临床超声朝阳赋能华夏行暨临床肌骨超声精准诊疗精品班”等,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传播。同时还积极与周边社区合作,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疼痛专科门诊并熟练掌握肌骨超声技术,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通过肌骨超声技术的应用,医生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医生的专业和关怀,从而增强了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这种积极的就医体验让患者的获得感明显提升,他们不仅身体得到了康复,心理上也获得了极大的安慰和支持。

科室汇聚了多名在疼痛诊疗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他们不仅在临床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更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他们的带领下,疼痛科整体诊疗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专家团队介绍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349.jpg

王利刚

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北京怀柔医院疼痛科主任,北京市怀柔区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中国镇痛康复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慢性疼痛合理用药专家组专家;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老年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颈源性头痛、各种小关节紊乱、网球肘、肩周炎、跟骨炎、腱鞘炎、腰椎管狭窄症、带状疱疹后遗痛、三叉神经痛,以及癌性疼痛等相关疾病的诊疗。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352.jpg

郭瑞君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自1994年开始致力于肌肉骨骼超声,为肌肉骨骼超声在中国的推广及深入做出突出贡献。2008年从事手术中超声及腹腔镜超声;2013年开始肺超声及危重症超声;2015年开始致力于超声在康复医学、疼痛医学、中医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成立全国康复医学肌骨超声协作组,担任组长,推动超声尤其是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疼痛医学、中医学的发展。第一主研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编主译专著6部、参编10部,发表论文近百篇。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354.png

戈晓东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疼痛科。九三学社会员,从医28年,现为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协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疼痛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痛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疼痛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常委。

擅长各种顽固性难治性疼痛病的诊断和治疗。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356.jpg

彭鹏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学士学位。从事急慢性疼痛治疗15余年,发表疼痛专业学术论文数篇。

擅长急慢性疼痛的诊治,包括颈、腰疾病的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术,带状疱疹的诊治,各种关节炎、筋膜炎、腱鞘炎的超声引导下的抗炎注射治疗,膝、肩关节疾病的关节腔注射术,抗焦虑、抗失眠的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以及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颈、腰椎间盘射频热凝、低温等离子、臭氧髓核溶解术;带状疱疹治疗的脊髓电刺激镇痛术;癌痛患者及严重急慢性疼痛的吗啡泵植入术等微创介入手术。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400.png

段文强

中共党员,硕士学位,主治医师职称,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疾病,运用超声引导行针刺、针刀及抗炎注射等治疗冻结肩、腱鞘炎、颈腰腿痛、膝踝关节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发表学术论文4篇。

微信图片_20240914095403.png

胡生俊

主治医师、中共党员,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2篇,现任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委员。

擅长:老年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网球肘、肩周炎、跟骨炎、腱鞘炎、腰椎管狭窄症、带状疱疹后遗痛等相关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