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成效之名医惠民】两院协作成功救治危重甲流患者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7日 文章来源:呼吸科 安丽平
2019年1月25日,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孙兵主任医师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下,危重甲流患者朱某某痊愈出院,可以正常工作。这是两院首次采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危重甲流患者。
1月4日15时左右,MICU接到呼吸科执行主任刘建华的紧急电话,需要收治一名疑似重症甲流患者。在“谈流色变”的季节,全体MICU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调整床位收治患者,值班医生李勇对患者进行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并结合辅助检查做出诊断“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立即给患者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氧合。
经过咽拭子测试,甲型流感抗原检测阳性,患者被确诊为重症甲型流感。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喘憋明显加重,不能缓解。值班人员临危不乱,一边抢救一边通知其他人员紧急集合,开始了一场长达20多个小时的生命接力。
与此同时,刚刚到家的刘建华主任、田占红副主任和护理负责人安丽平也迅速赶回科内参加抢救。田占红副主任了解病情后,认为患者属于危重症甲流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应立即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同时请示医务科科长、主管医疗副院长,并将患者病情及时汇报了院长孙倩美。孙院长高度重视,指示立即联系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孙兵主任医师来我院对患者进行会诊。与此同时抢救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气管插管成功,外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患者躁动不安,应用镇静剂效果不佳,静脉留置针无法继续使用,身高1.8米、体重240多斤,再加上躁动,静脉穿刺极其困难。关键时刻安丽平护士穿刺一次成功,为后续的抢救工作奠定了基础。
正当医护人员想松一口气的时候,新问题出现了,即便是气管插管应用有创呼吸机,并给予了纯氧的情况下,患者的氧合仍然很差,仅有80%左右,长此下去必然会出现多脏器衰竭。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分秒不能耽搁。一边是生命呼唤,一边是医者责任,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孙兵主任医师带领我院刘建华主任、田占红副主任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后,孙主任认为该患者必须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但目前怀柔医院没有ECMO设备,不具备条件,患者转院风险很大,孙主任亲自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并果断决策调集朝阳医院本部的ECMO设备及团队,在北京怀柔医院为患者实施ECMO(体外膜肺氧合)。凌晨1点,北京朝阳医院ECMO专家团队带着仪器赶到,他们是李绪言副主任医师、郭斐医师、尹茜护师。在孙主任的指导下,大家各就各位,下深静脉、插尿管、采血样配血……各司其职,一秒、两秒、三秒……当看到仪器带动患者的血液流回肺动脉,血氧逐渐上升恢复正常时,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手术成功了。
朝阳医院专家团队与怀柔医院的医护人员经过12小时彻夜守候,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一个问题解决了,下一个问题又来了。转运,是的,这个病人需要转运到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危重监护室进一步治疗。孙主任联系了具有丰富转运上ECMO患者的北京市120 急救中心负责人,并把患者情况详细告知,达成共识后,定于当日白天转运到北京朝阳医院。在医务人员精心的准备与策划下,次日下午2点,患者被安全转移到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监护室。经过北京朝阳医院专家团队的积极治疗,于1月25日康复出院。
这次患者朱某某在生命线上的行走,我院医护人员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也亲眼目睹了朝阳医院专家团队的精湛医术,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他们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全体医护人员。
自2017年5月25日北京朝阳医院托管我院以来,国内著名呼吸科危重症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多次来院指导和查房,同时朝阳医院呼吸科知名专家方秋红教授任我院呼吸科主任,2017年9月8日方秋红主任每周来院进行出诊、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充分发挥朝阳医院本部国家呼吸学科的重点学科优势,带领我们重新确立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利用3至5年时间,将北京怀柔医院呼吸科建设成区域医疗中心的临床重点专科,更好的服务辖区百姓,为怀柔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贾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