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中心】首次实现向上级创伤中心转诊危重病例患者获救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4日 文章来源:急诊科 曹琳娜
2018年11月2日13时,设立在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急诊分诊台的创伤中心信息平台再次发布紧急红色预警信息:“一位中年女性被货车碾压,自主呼吸差、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伤情十分危重,请做好抢救准备”。
预警信息就是命令,急诊科立即启动创伤中心应急抢救预案,通知创伤中心执行主任于福英副院长、阮丹杰副院长、医务科副科长王国伟、急诊科主任殷文朋、急诊科副主任付玉东、普外科李宏主任及外科系统相关专业主任到达急诊,同时联系麻醉科及耳鼻喉科到位,随时准备气管插管,急诊抢救室做好一切准备,等候患者的到来。
13时15分,伴随着120救护车的警笛声,患者到达急诊。120医生一边奔跑着将患者推向急诊抢救室一边用简短急促的话语介绍着病人病情:“患者被大货车从下腹部碾过,有轻微意识、右下肢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处于休克状态,病情危急!”
进入急诊抢救室,于福英副院长、阮丹杰副院长立即指挥多学科专家迅速开展抢救,王国伟副科长协调医技科室、收费处为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医生护士紧张有序的进行抢救。
“测量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路。”
“血压60/3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微弱!两组静脉通路已经开通。”
“呼吸微弱,准备气管插管!”
“插管成功,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急诊内科医生协助维持生命体征。外科医生快速查体。
“患者右下肢开放骨折,下腹部有车轮碾压痕迹,骨盆骨折!”骨科王自鸿主任考虑休克由骨盆骨折失血引起,立即采取骨盆带临时固定,减少出血;普外科李宏主任同时进行着行腹腔穿刺,未见不凝血,指示进一步联系床旁彩超,泌尿外科佟琦弘主任医师查看后考虑膀胱破裂。
患者生命体征极其不平稳,随时有性命之忧,各科主任专家同时联合采取多种急救措施。急诊科主任殷文朋果断下达命令:“患者失血过多,联系备血,准备输血治疗,待生命体征稍有好转,立即行影像学检查。”
护士小跑着送血样,血库加急配血,一袋又一袋鲜红的血液快速输进病人身体,患者生命体征得到暂时的好转。专家组决定,利用这个平稳期,快速行影像学检查。
CT室,X光室准备就绪,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四条静脉通路,转运呼吸机维持呼吸,考虑到病人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变化,急诊科护士果断穿上厚重的铅衣,不顾放射线危害,陪在患者身边,保护她的安全。
检查很快做完了,病人安全回到急诊抢救室继续治疗。各种危及患者生命的检查指标如雪花般飘来抢救室,“骨盆粉碎性骨折、胫腓骨骨折、膀胱破裂、”创伤中心执行主任于福英副院长召集骨科、泌尿科、普外科、急诊科专家,现场紧急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结果患者骨盆粉碎骨折,移位明显,右下肢皮肤大面积撕脱,我院治疗困难。急诊科副主任付玉东立即应用创伤中心APP远程呼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汇报患者情况,并将患者CT等影像学资料上传。人民医院创伤中心马上回复:“病情了解,可以转至我院,相关专家及手术台会在病人到达前准备好,放心!”得到这样的回复,家属握着医生沾着血的手感动不已:“你们如此尽心尽力,不管她以后怎样,我们都由衷的感谢”。
120急救车迅速到位,驶离医院,救护车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通过创伤中心APP手机终端,实时汇报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得到患者平安到达人民医院的消息,所有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终于松了口气。
人民医院创伤中心非常重视,多位知名专家提前在急诊等候,行紧急手术。术中证实患者骨盆骨折、胫腓骨骨折、膀胱破裂、阴道撕裂、肠系膜破裂。通过四个科室协同手术11小时,继续输血4600ml,手术成功,目前患者病情稍稳定入住北大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此次抢救,我院依托创伤中心平台,多学科专家参与,维持了患者的生命,创伤平台信息通畅,配合默契,为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并首次实现我院创伤中心向上级创伤中心成功转诊病人,真正实现了全程上下联动,资源信息共享,为病人创造了生的希望!
责任编辑:贾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