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急性心肌梗死高危患者在我院获救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4日   文章来源:心内科 张波涛

  近日,我院胸痛中心成功救治一名急性心肌梗死高危患者,目前已出院回家继续康复。

  患者王先生,61岁,退休职工,当晚20时许在家看患者家里看电视时突然发作胸痛,大汗,自觉濒死感,家人拨打了120电话求救,同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是患者胸痛却丝毫没有缓解,冷汗已经把衣服湿透,一般状况也越来越差。

  我院120接到急救电话以后,立即派出急救团队紧急奔赴患者家中,此时患者非常虚弱,不能行走,医护人员根据经验判断患者患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性大,立即做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将这份心电图发至我院胸痛中心微信群,院领导得知消息后高度重视,胸痛中心专家组快速分析、判断,患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明确,目前病情危重,需要立即开通罪犯血管,直接收入CCU,最大限度保命保心肌,并提前安排好电梯、接诊医生及护士、导管室护士及技师,一键启动导管室。

  就在患者送往住院楼12层心内科病房时,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提示室颤,阿斯综合征发作,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骤停!随行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行心肺复苏术,同时将患者推送至CCU病房,心内科医生立即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及电除颤2次,患者意识恢复,但此时不开通罪犯血管,患者随时猝死的可能性非常大。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获得同意后,心内科高俊峰主任医师、吴玉国副主任医师、韦霄攀主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急诊PCI治疗,置入支架1枚,手术顺利,患者安返病房,未再胸痛,自觉明显好转。从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恢复冠脉血流时间仅57分钟,刷新了我院成功抢救急性心梗用时最短的纪录。

  “在传统救治模式下,患者到医院要挂号、候诊、缴费、检查并确诊,再获得进一步治疗,有些患者在这个过程中错过了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像王先生这样从发病到手术,仅用时57分钟,得益于北京怀柔医院‘胸痛中心’的建立。”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红石介绍说。

  为规范化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流程,提高胸痛患者的救治水平,2017年9月25日我院率先启动胸痛中心,全院上下高度重视,院领导多次调研,成立胸痛中心组织管理委员会,明确职责和分工,组织开展胸痛救治演练,建立了联络微信群。心内科、急诊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进入了一键启动状态。

  此外,我院充分利用医联体,联合全区各兄弟单位及各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胸痛患者绿色通道,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各级医疗机构转诊及转运的无缝衔接,快速检验、快速报告,缩短各个诊疗环节所需时间,竭尽全力为患者架起生命的高速公路。

责任编辑:贾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