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两院一科”促发展】两院眼科深入对接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1日   文章来源:眼科 张海峰

  9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到我院进行疑难病例会诊、教学查房,并对住院患者手术进行了点评和指导。迈开了两院眼科深入对接的新步伐。

  陶勇主任对近期眼科门诊遇到的疑难病例进行了会诊,使临床医务人员对疑难病例的诊治有了新的思路。随后为眼科住院患者进行了教学查房,对青光眼手术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深度剖析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形成及处置,详细讲解了临床中激素的使用规范,使我院眼科医务人员对青光眼手术的技巧和术后护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教学查房后,陶勇主任与执行主任赵春燕就我院眼科未来发展规划深入交换了意见。计划定期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专家来我院出门诊,进行学术讲座、手术带教指导和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施疑难病例远程会诊,病例分享、讨论,提出利用互联网实现两院眼科每周同步大查房的设想。同时对以后进一步对接合作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陶主任此行为两院眼科日后进一步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相信在陶勇主任和执行主任赵春燕的带领下,眼科全体同仁将牢牢把握住这一契机,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怀柔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专家介绍

  陶勇,37岁,眼科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专业方向为眼底疾病和葡萄膜炎的诊治,并熟练操作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抗青光眼手术,玻璃体切割和扣带术。

  曾获北京市教学比赛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2015年“健康中国行”北京市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先后获得西城区百名英才称号、第二届医药卫生界“生命英雄”--“探索之星”奖、2015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称号。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眼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担任《HongKongJournalofOphthalmology》编委,《中华眼底病杂志》通讯编委,《中国糖尿病杂志》编委,《眼科学大查房》编委,《中华眼科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通讯编委。获省部级成果奖励3项,已发表SCI论文6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6篇,主持国际科研基金4项、国家级科研基金2项,省部级/市级科研基金2项,获国家专利3项。参编书籍2部。近5年来,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高分子材料在眼内的应用研发,先后获得欧洲糖尿病协会、德国糖尿病协会、霍英东教育基金会、863青年科学家等项目支持,为863首席科学家。

  赵春燕,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眼科执行主任。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200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眼表常见疾病,白内障、青光眼及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

责任编辑:贾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