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一科”惠百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在我院开设心脏中心主任门诊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7日 文章来源:
明天上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门诊在我院正式开诊。国内心脏疾病知名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新春教授将出诊。据了解,心脏中心主任门诊时间为每周二上午,由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行政主任出诊,地点在我院门诊楼三层内科诊区。
心脏中心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建立于1994年,由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创建,是融心内科、心外科于一体,医、教、研、防齐头并进的现代心脏病诊治中心,是国内心脏介入培训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介入心脏病领域实力最强的中心之一。
心脏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博士后工作站。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心脏中心共有135张床,下设心内科、心外科、心导管室、无创检查室、门诊等。中心有三个病区、一个冠心病监护室、一个心外重症监护室。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年门诊量达30万人次/年,平均出院病例数6000人次/年。
心脏内科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病等亚专业。冠心病组每年冠脉造影4000余例,冠脉介入治疗(PCI)2000余例。导管射频消融500余例,房颤导管消融300余例,起搏器植入每年约190余例,居北京地区综合医院之前列。高血压专业组在高血压病因、发病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获批北京市高血压病重点实验室,拥有设备齐全的试验场地及专门的科研人员。
在过去的5年里依托于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突出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特色,积极改进病人到达医院后救治流程,完善胸痛中心的建立。目前心脏中心已形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绿色通道,急诊PCI达全国领先水平。自2006年始常规开展房颤导管消融,走在北京市前列,2012年成立房颤中心后,房颤和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质量和数量一直保持在北京市综合医院之首。在北京朝阳医院与周边地区建立的北京首个医联体中,心脏中心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无创诊断等亚专业派出专职专家在社区医院出诊、培训及通过医联体网络系统进行远程会诊工作。目前心脏中心已形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衰防治、高血压病诊治研究具有自己特色的临床中心。
专家介绍
杨新春,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理事,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副主任。2001年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在心律失常、冠心病的诊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高血压病病因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结果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26名,硕士51名。现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会常委,北京分会内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高血压防治学会副会长,美国心脏病学院委员(FACC), 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全国房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律失常联盟主席等学术职务。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 “十一?五” “十二?五”子课题各1项等。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项,获2013年全国先进卫生工作者称号,获2009年度赛克勒中国医师奖。
在国内外刊物上已发表文章21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1篇,影响因子累计86.259分以上。
责任编辑:贾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