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骨干】医学影像科李忠国:潜心研究影像世界 甘做医院幕后英雄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8日 文章来源:医学影像科 李召侠
他的工作,不像外科医生,凭借灵巧的双手去除患者的病痛;也不像温柔的护士,通过悉心的呵护让患者早日康复;每天与他打交道最多的,是上百张患者病灶部位的照片,面对这些沉默的“对手”,他凭借自己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揪出一个个可疑的“阴影”,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客观、准确的诊断报告,他就是北京怀柔医院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李忠国。
李忠国,主治医师,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北华大学医学院,学士学位。2006年至200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进行住院医师轮转培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曾获得怀柔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与怀柔区科委科研立项2项。擅长X线、胃肠造影、CT及MRI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同时担负着首都医科大学专科三年制、专升本教学任务,进修生及实习生带教,对低年资医师进行技术指导和部分疑难病例会诊。
医学飞速发展,新的影像技术层出不穷。2009年,李忠国等人率先在怀柔区开展CT结肠造影检查项目,当时全科能够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两个人,虽然人员短缺,但是李忠国不畏困难、兢兢业业,利用午休时间、周末休息时间,顺利将该项技术开展起来。“这种检查痛苦小、并发症少,检查方便,一次成像,同时能观察腹腔情况,解决了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而无法确诊等问题。”他说,截止2016年10月,共完成检查200余例,发现结肠癌患者100余例,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方式提供了准确参考。
李忠国待人亲切,视病人如亲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次,他接待了一位来自沈阳的患者,患者表示自己曾经做过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而且家族有结肠癌史,因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的痛苦,一直没有复查,通过李忠国所在团队发表的关于CT结肠造影的论文,千里迢迢慕名而来。而当天,李忠国医师刚好下夜班,纵然身体疲惫,他依然热情细致的与患者交流,告知各种注意事项及准备工作,并以最短的时间为患者预约了检查,出具了详实的影像报告,让患者满意而归。
2015年,北京怀柔医院影像科引进清华大学医学生物影像中心新技术——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管壁成像。此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李忠国毅然接受。通过翻阅大量参考书籍,与清华大学医学生物影像中心交流借鉴,很快掌握了3.0T磁共振颈动脉高分辨成像检查方法,图像质量及诊断报告达到临床需求。而这一切,也全是他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的,他没有一句怨言。他说:“这项检查可以有效判断血管斑块成分、稳定性等特点,对于预防脑卒中、监测斑块疗效进展有重要意义,这是为患者谋福利的好事啊”。
一心扑在工作上,也就没有时间顾及家人。今年7月,李忠国的母亲患病要在老家吉林做手术。为了不给科里添麻烦,他没有跟同事调休,也没向科主任请假,而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提前回老家为母亲安排住院手术日期,一切妥当之后,才匆匆赶回单位。手术当天,李忠国也只是往老家打了个电话,向亲人询问母亲手术的情况,得知一切顺利后,他才放心。母亲住院的两周时间里,李忠国没有出现在老人身边,作为家中的独子,他比谁都更想陪在老人的病床前,尽一份孝心,然而他也知道,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他无法离开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患者需要他。
责任心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灵魂,做为一名影像科医师,李忠国兢兢业业,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他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在这个由黑、白、灰组成的“世界”里尽情驰骋,对他来说,解除患者病痛、让患者满意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责任编辑:贾子鹏
上一篇: 医院召开2016年社会监督员座谈会
下一篇: 我院开展“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