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科骨干】内分泌科杨正强:关注细节 用心沟通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文章来源:内分泌科

  查房、会诊、门诊、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每天周而复始,这就是杨正强的工作写照。在患者眼中,他一丝不苟,严谨求实,探求真相。在同事眼中,他给人的感觉是话不多,即便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病例,也总是保持沉默,其实这背后,更多的是观察和思考。
  杨正强,内分泌科主治医师,200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曾获得怀柔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3篇。
  擅长领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三层内分泌科诊室

  一次,一位年轻的女性糖尿病患者,病程较短、血糖控制差,和病程不相符的肾脏损害,体型消瘦、伴有听力下降,凭着医生的经验和直觉,杨正强认为这是一例少见的线粒体糖尿病患者。只有通过基因检测才能确诊,给患者和家属一个明确的交代。但是,普通的医院根本没有基因检测条件,就连北京三甲医院也没有常规的线粒体基因检测服务。怎么办?糊里糊涂的治疗?想尽一切办法帮患者确诊?杨正强选择了后者,可是,哪个医院能够提供线粒体基因检测呢?他网上查询北京市各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逐个打电话咨询。终于打听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能够检测线粒体基因突变,并且同意免费帮助患者检测,辛苦的探寻迎来了曙光。最终通过基因检测,证实了杨正强当初的诊断,给了患者一个明确的交代。

  还有一次,一位病程很长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比较大,空腹血糖一直控制不太满意。根据综合判断,杨正强认为患者应用糖尿病治疗最常用的二甲双胍效果比较好。可是,患者为什么一直没有用二甲双胍呢?经过仔细的询问,原来患者以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后出现胃肠反应,而且对二甲双胍的药物使用有一定的疑虑,所以一直没有用这种经济有效的药物。经过耐心的解释,消除了患者对药物的疑虑,并且选择了二甲双胍肠溶片制剂,减少胃肠道反应,降糖方案调整之后,患者血糖明显下降,十分满意。

  杨正强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注重细节问题,积极探求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认真解惑、耐心沟通。曾经有一位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症患者,左甲状腺素钠剂量多次增加,指标一直没有达到理想水平。药物剂量不够?还是另有原因?杨正强并没有按照常规习惯增加药物剂量,而是仔细询问了患者服药的细节。原来,患者服药后较短时间就服用钙片、饮用牛奶等习惯影响了药物吸收,通过给予正确指导,调整了患者饮食习惯之后很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踏实工作,追求真知,认真为每一位患者诊治,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是他的追求,而杨正强也将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

责任编辑:贾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