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我的眼睛怎么了?

仇添娇 科普文章 2022-06-02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爱眼日到来之际,我们有幸请到了北京怀柔医院眼科的仇添娇医生,和我们分享眼科最常见的疾病“干眼症、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为大家的眼健康保驾护航。仇大夫,您好。

仇大夫:主持人好,诸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要和听众介绍的眼科疾病较多,我们先说第一个疾病“干眼症”。在现在的工作生活中,随着人们使用手机、电脑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眼睛干涩的症状,甚至有的时候有异物感,还有时会迎风流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仇大夫:首先这种情况可能是干眼症,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泪膜由外向内分为三层:脂质层、水液层、黏蛋白层,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角膜和结膜的湿润,还参与屈光。

主持人:那么干眼症除了眼睛干涩还会有什么其他症状吗?

仇大夫: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主持人: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什么人容易得干眼症呢?

仇大夫: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高龄、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生理原因,引起泪液质量下降。

2、服用部分降压药及部分精神安定剂对泪膜产生有影响,能减少泪液产生。3.环境,如所处房间干燥等,引起泪液的蒸发增加。4.长时间从事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读书及其他精细作业,瞬目次数减少。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日常生活普遍使用手机、电脑,现在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网课,更增加了用眼的时间。5.由于隐形眼镜、过敏性结膜炎、大气污染、紫外线等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泪液减少,质量下降。6.长期使用抗菌素,菌群失调。7.妇女产后由于激素水平不稳定,月子用眼不当或情绪不稳定也可以造成干眼。

主持人:那么关于干眼症该如何治疗呢?

仇大夫:1.减少或避免诱因:如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少接触空调机、烟尘环境等。2.泪液成分替代治疗:最佳的泪液替代成分是自家血清,但其来源受限,易受污染。人工泪液仍是主要药物,对于严重患者,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目前我们医院应用较好的是聚乙烯醇滴眼液,它是单剂量包装的眼药水。一般情况下,一天之内点完即可,在保证卫生的情况下可使用第二次,单剂量包装的可以用。一日三到四次,一次一到二滴。3.对于一些较严重的干眼症患者,需要保泪液、延缓其排出及蒸发:①配戴硅胶眼罩、湿房镜、润房镜或潜水镜;②暂时性或永久性泪点封闭;③治疗性角膜接触镜,但重症干眼不宜配戴。④促进泪液分泌:口服药物可促进部分患者的泪液分泌,但疗效尚不肯定。⑤手术:采用自体游离颌下腺移植使分泌液成分与泪液相近,而且分泌量适中。

主持人:现在由于疫情孩子上网课较多,用眼时间过长,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仇大夫:青少年的治疗措施以预防为主:

1、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屏幕到眼的距离约为40—70cm,视线稍向下形成一定的角度。使用1小时电脑后,休息10—15min,眺望远方,休息眼睛;适当活动身体。

2、屈光不正患者,应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

3、出现干眼症状,可使用人工泪液。4.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维生素A、B、C、E的摄入。5.为了避免荧光屏反光或不清晰,环境照明要柔和,如果操作者身后有窗户应拉上窗帘,避免亮光直接照射到屏幕上反射出明亮的影像造成眼部的疲劳。通常情况下,一般人每分钟眨眼少于5次会使眼睛干燥。应该多眨眼,每隔一小时至少让眼睛休息一次。另外眼保健操也可以起到放松眼睛,减少视疲劳的作用。

(最后我再教大家一些预防干眼症的小妙招):

1、运动法预防干眼症。双眼同时向上、下、左、右注视和旋转眼球,可以运动眼外肌,减缓干眼症。

2、按摩疗法预防干眼症。经常用手指按摩眼球周围,可预防及缓解干眼症。

3、熨目法预防干眼症。微闭双眼,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用手掌熨贴双眼,反复几次,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防止眼部疲劳。连续看书或使用电脑超过40分钟就应该休息5到10分钟,每天累计看书或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

5、热水熏眼法预防干眼症。将热水倒入杯中,双眼靠近杯口,距离以忍受温度为宜,每天熏眼一次,一次10分钟。

主持人:好的,刚才仇大夫和我们聊了一些干眼症的知识,让广大听众朋友对“干眼症”的防治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您再和我们聊一聊第二种眼科的常见病“白内障”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白内障”呢?

仇大夫: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是晶状体(为眼球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病变,可能会出现表现为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并出现逐渐加重的视力下降。白内障比较严重时会出现视物模糊,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等情况。

主持人: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白内障?

仇大夫:1.年龄: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明显升高。2.紫外线辐射:长期、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可诱发白内障发生。3.药物: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缩瞳药物、氯丙嗪、抗肿瘤药物、避孕药、化学品等可诱发白内障。4.营养不良:如缺乏维生素A、叶黄素、维生素D等均可能诱发白内障。5.眼部疾病或外伤:如青光眼、高度近视、眼部受到外伤等情况,可诱发白内障。6.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诱发白内障。7.长期吸烟酗酒:烟酒的大量摄入均可诱发白内障。8.妊娠期不良因素:在母亲妊娠前3个月,胎儿晶状体囊膜尚未发育完全,如此时母亲发生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水痘、单纯疱疹、麻疹、带状疱疹、流感病毒感染)、接触放射线、服用某些药物(四环素、激素、水杨酸制剂、抗凝剂)等,可诱发小儿先天性白内障发生。9.饮食习惯:如喜欢吃腌制食品,咸鱼、腊肉、火腿等,这类食品中亚硝胺含量高,可诱发白内障。

主持人:那么白内障如何治疗呢?是否需要手术呢?

仇大夫:主要为药物及手术治疗。

药物:白内障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微或不能耐受、不适宜做手术的患者,可以先选择药物治疗,但应定期复诊,监测视力情况。

手术治疗: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国际公认先进而成熟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术前应充分做好眼部及全身的相关检查,评估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主持人:这个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怎么做的?它的优点是什么呢?

仇大夫: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过程是在角膜或巩膜做小切口应用超声探头将混浊晶状体核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同时保持眼球充盈,保留晶状体后囊,植入人工晶体,可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单焦点或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使患者重见光明。目前白内障手术已经比较成熟,多数患者术后视力可得到良好恢复,如合并眼底病变、青光眼等其他眼部问题,会影响术后视力恢复。仍需进行及时规范治疗,否则还是有可能导致患者失明。

优点:具有手术切口小(3毫米,甚至更小)、不需要缝合、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等优点,并可在表面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减轻痛苦。

手术治疗后:术后第1周、第1个月和第3个月,应复查视力恢复情况。恢复到理想视力后,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主持人:现在咱们北京怀柔医院做这类手术吗?什么时候需要手术,什么时候做最好呢?

仇大夫:做。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视力在0.3-0.4左右,矫正视力不能提高,或者稍年轻的患者视力影响生活质量的,我们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我院也是以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主,我科张海峰主任大力致力于该手术,术前为每一位患者充分散瞳,详细查询每位患者的眼部情况,制定属于每位患者的手术计划,与患者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及手术计划。自2018年至今已完成数千例,术中安抚患者,与患者亲切交流打破患者的焦虑,受到患者一致好评。在我日常门诊复诊的患者中仍旧感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张主任的信任与依赖,希望我转达对张主任的感谢,谢谢他的帮助以及带给他的温暖。我院的白内障手术技术相当成熟,方便广大市民,也欢迎大家来选择我院。

主持人:好的,感谢仇大夫的讲解,我们已经聊了二种眼科常见病了,下面我们再聊一聊第三种常见病“玻璃体混浊”,那么什么是玻璃体混浊呢?

仇大夫:就是生活中有时候会感觉眼前有小黑点飘来飘去的,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玻璃体混浊,又称飞蚊症,因为有的患者能形象且非常准确表达出就像有个小蚊子在眼前飞来飞去的,尤其看白墙的时候最为明显。玻璃体的主要成分为水,且本身没有血管和神经,容易受到旁边组织的影响,任何造成玻璃体损害,或是促使其营养代谢障碍的问题,均可能造成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混浊最典型的症状为眼前黑影飘动、视物模糊,严重者会出现视力下降,甚至致盲。本病常见高发于年龄为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及高近视患者。 

主持人:只要是有黑点飘我们就能确定是玻璃体混浊吗?

仇大夫:黑影飘动:眼中黑影形态各异,可表现为条状、圆点、圆圈等,且数量不等,时多时少,黑影常呈现出随眼球转动而飘动的典型特征,也可能出现在强光或明亮的背景下,黑影加重的现象;

视物模糊:当眼前黑影数目急剧增多时,患者就会出现视物模糊,看不清眼前景象;

视力下降:玻璃体出血和葡萄膜炎导致的玻璃体混浊,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玻璃体后脱离:在玻璃体后脱离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因玻璃体拉动视网膜,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而感觉到眼前闪光,玻璃体牵引视网膜可能会导致视网膜撕裂或脱落。玻璃体后脱离在5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58%,65岁以上人中的发生率约65%-75%。

主持人:那么造成玻璃体混浊的原因有哪些呢?

仇大夫:玻璃体混浊通过其病因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单纯性玻璃体混浊:常见老年、高度近视玻璃体变性。2.炎症所导致的玻璃体混浊:多数是由于邻近视网膜、葡萄膜炎症影响到玻璃体而发生的,病因分成内因、外因两种。内因可能是源于全身或眼部的炎症,而外因则是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所致。3.出血所致玻璃体混浊:因为正常玻璃体没有血管,其它病因引起视网膜血管或是新生血管破裂,导致玻璃体混浊。常见的有视网膜血管性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所引发的视网膜病变。4.增生性玻璃体网膜病变:指的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以及穿通性眼外伤所引起的增生性病变。

主持人:那么如果玻璃体混浊需要做检查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仇大夫:需要做视力检查:通过视力检查,可以了解因玻璃体混浊而导致的视力损伤情况。

眼底检查:散瞳后,裂隙灯下前置镜或间接眼底镜下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可提高眼底病变的检出率,避免漏诊。

眼部B超检查:对患者眼底,玻璃体及视网膜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必要时结合三面镜检查,记录眼底病变形态、部位。

视觉电生理检查:通过记录视觉系统生物电活动以此来确诊玻璃体混浊。

持人:玻璃体混浊需要治疗吗?怎样治疗?

仇大夫:需要。首先是药物治疗:碘制剂:可以促进眼部微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改善眼底新陈代谢,促进病变和渗出物的吸收。该药物的禁忌症为甲亢及碘过敏患者禁用;有慢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应提前告知主治医生;孕妇慎用。

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当玻璃体混浊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伴玻璃体出血或牵拉视网膜,有可能造成视网膜脱离、严重视力损害时,可采取玻璃体切割手术。

主持人:与碘相关的话,那平常饮食是否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仇大夫:对的,我们可以适当食用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多食用牛奶、蛋类、鱼、豆类、谷物、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多吃一些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玉米、菠菜、南瓜等,适当摄入鱼油补充维生素a;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可能会减低玻璃体混浊的发生。

主持人:好了,仇大夫已经和我们分享了眼科常见的三种疾病的相关知识了,下面我们再和大家聊一聊最后一种眼科常见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糖尿病与眼睛有什么关系吗,您来给大家讲讲。

仇大夫:是的,糖尿病病人的眼底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病变早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在不同时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各种症状,最终可致失明,同时可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所以当患者就诊时我们会详细的询问您:因为什么来就诊的?有没有糖尿病病史?有多少年的时间了?什么时候出现的这种症状?有多长时间了?这种症状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之前接受过其他治疗吗?吃过什么药物?有些老年人可以清晰的告诉我们他的病情,血糖变化及用药情况,但有的老人就说有时候吃有时候不吃我也不知道吃的什么药,通常情况下我们遇到这样随意的病人就耐心的跟他解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性。

主持人:那么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因素有哪些呢?

仇大夫:糖尿病病程是视网膜病变最重要的发生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为5、10、15年,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5% 、60%和80%;2型糖尿病5年以内病程者,使用胰岛素与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为40%和24% ,该比例在病程长达19年以上的患者中分别增加到84%和53%;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以下与25年以上发生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的比例分别为2%和25%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的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以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视力损害的眼病,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其眼底改变包括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和玻璃体积血等,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需长期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无法将血糖水平保持在目标范围内,可能会导致血管破坏,当高血糖破坏视网膜微血管时,就会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也会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情。

所以我们需要对糖尿病患者即使无眼部自觉症状除了平常要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做剧烈运动,也应定期作眼科常规检查,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次,必要时作眼电生理检查(ERG)、静态视野检查,视网膜电图(OPS)或视敏度的改变可提供视网膜血液循环和视功能减退的早期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便得到合理治疗。

主持人: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还需要注意哪些?

仇大夫: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营养,少吃含糖的食物,多吃深色的水果和蔬菜,及时补充镁。2.患者尽量少用或不用糖类点心、甜饮料、油炸等高热能食品,少吃酱菜等盐腌制食品,少吃动物油脂,尽量选用植物油。3.多吃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胡萝卜,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如海带、紫菜、海鱼等。4.镁低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视网膜病变,适当地补充镁是防止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措施,含镁丰富的食品有绿叶蔬菜、小米、荞麦面、豆类及豆制品等。

主持人:当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治疗呢?

仇大夫:

一般治疗:

控制血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的结果,血糖控制良好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低。饭后血糖长期控制在8.88mmol/L以下者,发生视网膜病变概率会大大减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也与病程长短有关,而较少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有关。但大多研究和回顾性分析还是主张有效控制血糖,以防止或延缓视网膜病变发生。

控制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硬化的血管壁脆性大易于破裂引起视网膜出血,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应低脂饮食及服用抗胆固醇药物纠正脂代谢紊乱。

防止血栓形成: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防止异常血液凝固,有利于改善视网膜微循环。

营养神经: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及多发性神经炎的全身主客观症状,口服。

抗VEGF药物:能促进黄斑水肿及新生血管的消退,需要每月一次玻璃体腔重复注射。

激光治疗:

激光凝固是当前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措施。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视网膜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黄斑水肿应选用局限性光凝,增殖前及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选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目的:消除玻璃体内积血,恢复屈光间质透明度,解除增生纤维血管组织对视网膜的牵拉,增进和保存视力。适应症:大量玻璃体积血,1~3个月不吸收;由于玻璃体粘连牵拉视网膜新生血管而致反复玻璃体出血;增生膜对视网膜牵拉引起或可能引起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其他如黄斑出血、视盘黄斑牵拉。

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我们建议每年应散瞳检查一次眼底,如果眼底有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主持人:非常感谢仇大夫今天的讲解,让广大听众对常见的眼科疾病的防治有了一些了解,感谢仇医生的精彩分享,今天的《健康伴你行》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